香港PMI仍扩张 营商环境未脱险
中评社香港5月6日电/香港文汇报报道,本港新冠疫情有缓和迹象,4月采购经理指数(PMI)虽从3月的50.5稍为回落至50.3,但指数连续3个月处于50以上,港企的业务活动量更3年多以来首次录得增长,反映经济活动持续扩张。不过,业内人士反映,虽然近期各类经济数据,如GDP、零售销货数字、失业率等有所改善,然而这都是基于去年极低基数下的效应的反映,今年政府停止了“保就业”计划,加上各类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升,令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而在经济差的环境,要减价留客抢客,企业的经营环境其实较去年更险恶。
调查机构IHS Markit昨公布,香港4月采购经理指数(PMI)从3月的50.5稍为回落至50.3,指数连续3个月处于50以上,反映经济活动持续扩张。数据显示,企业的业务活动量3年多以来首次增长,新订单量亦恢复稳定。企业营商信心升至7年来最高,就业人数亦连续3个月上升,但职位创造率依然温和,并略低于3月水平。员工人数虽有进账,但并不足以应付工作量而造成更多积压,为38个月以来首见。
企业整体投入成本3年半高
调查指出,新冠疫情及整体营商环境虽有改善,但不少企业仍深受负面影响,并压缩了产出与新订单量的增长幅度。受访企业称,上月新接的出口订单量,以及从内地取得的新业务量,仍因为新冠病毒大流行而减少。而与此同时,受累全球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升,采购成本大幅上扬,升幅达34个月以来最急,加上员工成本亦轻微增加,令企业的整体投入成本亦是3年半以来最高,企业被迫继续降低销售价格,以维持竞争力。
IHS Markit相信,本港新冠确诊个案减少、防疫限制逐渐放宽,皆有利企业营运环境于第二季初好转。IHS Markit经济部总监Andrew Harker指出,即使过去经验显示,情势还可能迅速逆转,但在疫情受到控制,并有更多市民接种疫苗的预期下,香港企业对经济前景创下7年多以来的最高信心。IHS Markit又预测,2021年香港GDP将有4.4%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