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价涨约三成 销量逆势下滑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据广州日报报道,去年底以来,原材料上涨给家电市场带来了涨价压力。其中,在面板、铜箔、玻璃纤维布、环氧树脂等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我国彩电线下销售均价同比增幅接近30%。值得注意的是,在家电多品类实现量价同升的情况下,彩电销量却呈现出逆势下滑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销量,各大厂商纷纷布局“大尺寸”、新技术赛道,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很多新技术尚面临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的问题。  

  上游原材料上涨 彩电涨价潮或至年底

  “近期彩电价格是有所上涨。” 4月25日,记者在走访海珠区一家电卖场时获悉,今年以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各种家电品类的价格均有所上浮,彩电也不例外。奥维云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今年我国彩电线下销售均价同比增长了1053元,增幅接近30%,线上销售均价增幅甚至接近39%。业内人士认为,彩电均价的上涨,与面板等上游材料和零部件供不应求等现实情况密不可分。

  从面板市场来看,自2020年5月起至今年3月,彩电上游的液晶面板已经连续上涨11个月,成为史上历时最长、幅度最大的涨价周期。据记者了解,市场分析普遍认为这一趋势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调整。

  除了电视面板,铜箔、玻璃纤维布、环氧树脂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带动PCBA模组成本上涨。此外,联电新竹厂停电、日本福岛地震、德州暴风雪停电停工等意外事件频发加剧芯片供应短缺,内存、闪存供应也告急。“这些产业链材料普涨的情况的确给零售端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 业内人士张良均表示。

  面对成本上涨情况,各大彩电品牌当前已做出不同的战略调整。记者了解到,很多电视厂商于近期宣布涨价。4月8日,已获得连续八个季度中国市场彩电出货量第一的小米发布调价说明。记者了解到,距离首发仅仅过去两个月,Redmi MAX 86英寸目前价格已涨至9999元,相较7999元的发售价上涨了2000元。据了解,TCL也在3月宣布上调电视产品价格并表示整体涨幅在5%~8%之间。此外,索尼、三星等国外品牌也加入了涨价大军。今年3月,创维电视推出88英寸的高端OLED电视W92首发售价高达199999元。4月25日,记者浏览某电商平台的品牌官方自营店发现,该产品价格已上调至218888元。行业专家指出,彩电涨价潮至少将延续至2021年年底。

  值得注意的是,彩电市场目前面临价涨量不增的尴尬处境。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彩电销量990万台,较之去年同期下滑0.6%,对比2019第一季度下滑幅度高达20.5%。彩电成为大家电中唯一一个销量同比下滑的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