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教育类App随“智慧校园”泛滥成灾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查课表、看作业、查成绩、接收学校通知……近年来,随着各地“智慧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教育类App成为家长手机中的必备软件。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虽然不强制家长下载,App却是获取校园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各学校使用的App不同,有的向家长免费开放各项功能,有的却要求家长交月费、年费才能使用,还有的App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到校、离校时间,也让不少家长对其信息安全性产生了担忧。

  一年150元,就为查4次成绩?

  近日,湖南长沙的部分家长反映,有学校正在推广一款名为“教育+”的App。家长下载并注册后,可以在该软件上看到孩子每天的作业和课表、查询考试成绩、接收学校的各类通知等。前提是要一次性交150元的年费或每月交15元月费。

  “软件是去年9月开学的时候,在家长会上集中推广的。”长沙市某小学学生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开发该教育App的企业员工来到教室向家长讲解软件功能,并演示操作步骤,她一次性交了150元的年费,后开通了服务。

  据王女士称,虽然学校没有明确强制家长下载和使用“教育+”App,但是孩子的成绩只能通过该软件查询。“说是自愿行为,但是不交钱,难道孩子的信息就不对家长开放了?”

  另一位学生家长汤女士选择了在学期内交月费,假期时则停掉App服务。

  “除了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成绩,其他的功能并不是不可替代。”汤女士质疑,教育部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但学校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企业,企业又收费将信息“卖”给家长,是否有违教育的公益性?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这并非个例。此前在安徽、河北、河南等地均有学生家长反映,学校推广使用的一些App通过按年收费、按次数收费等方式提供成绩查询服务。

  王女士认为,只是满足一学期两次的成绩查询服务,目前App的收费是不合理的,且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

垃圾处理再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