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塘高速公路:铸造北方“黄金通道”

  中评社北京4月25日电/据新华社报道,一条百余公里的交通干线,串联起京津冀三地的经济要地;一段仅需1个多小时车程的距离,让货物中转“上天”“入海”更加便捷;一条34年前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至今仍在区域协同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条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堪称中国北方的“黄金通道”。

  从无到有 “新”字成为当家招牌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28年来,这条全长142.69公里的交通“动脉”,方便着沿线人民的出行往来,也见证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变迁。

  在距离京津塘高速公路廊坊段正西约20分钟车程的地方,一座跨省设立的临空新城“振翅欲飞”,一个个标志性建筑正拔地而起。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临空服务中心12栋单体建筑,有11栋已经封顶;起步区环城水系部分流域正在拓宽河道,下月中旬将初步具备景观效果;综合保税区服务中心已经封顶,6月底将具备封关运营条件;翔升路上,机动车道已铺设完毕,施工人员正在埋设地下管网。

  “现在1600多名工人在现场施工,力争年内临空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中建八局工程师陈晓阳说,两年里,临空服务中心从无到有。今年年底,行政审批中心、会展中心、河北临空集团等一批单位进驻,这座航空新城正在从规划变成现实。

  曾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马利生1970年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看到京津塘高速公路修到亦庄,他和伙伴们感受到了发展机遇,有了建立开发区的想法。

  从一片农田发展到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背靠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文勇称,如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成为区域四大主导产业,“新”字成为区域发展的当家招牌,今年一季度,四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已过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