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中评社北京4月22日电/据新华社报道,谈到如何从一家乡镇企业成长为一家上市公司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佛山蒙娜丽莎集团副总裁刘一军感慨万千——“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政府给了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

  近日,广东省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广东省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复制推广佛山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经验,以“工改工”为主攻方向,鼓励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持续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向着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近年来,随着开发强度的增加,土地越来越成为稀缺的要素,以佛山为代表的广东省多个城市,通过城市更新、区域整合、旧村改造等手段,为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腾挪出了新空间。

  佛山:一条“棕线”保发展

  蒙娜丽莎在佛山南海的厂房,如今已变身为研发中心和展厅,一家企业的华丽转身,也正是一个城市转型升级的缩影。

  近年来,“制造业之城”佛山,面临迫切的转型升级需要。

  佛山市工信局副局长刘炯说,自2011年引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后,当地一段时间少有大的投资项目引入,原因就是佛山原先发展方式粗放,旧厂房用地以村级工业园为主,存在利用效益、产业层次低,空间布局、土地权属乱等特点。

  数据显示,2018年佛山现状土地开发强度高达38.18%,超过地区土地开发强度警戒线水平,也远高于珠三角平均土地开发强度。有“广东四小虎”之称的顺德土地开发强度更是高达53%。

  怎么办?佛山创新思路,从2018年9月开始,按照“保大保优、集中连片、分类分级、提高效益”的原则,确定了全市352个产业发展保护区,并针对其管理范围划定了“城市棕线”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