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猪肉供应最紧张时期已过去
对此,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分析,近期猪价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生猪出栏明显增加以及春节之后猪肉消费下降,“一增一降”促成了猪肉价格的回落。按照目前生产恢复势头,今年6、7月份,生猪存栏有望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之后再过4个月左右的时间,每个月的出栏量也会逐步恢复到常年的水平。
“最近几个月猪价降得确实有点快,”陈光华也表示,按照常年猪价的走势,端午节前后,随着猪肉消费增加,猪价有可能会出现一波上涨。但是从前期新生仔猪量来推算,预计2季度,全国规模猪场肥猪出栏量同比增幅将达到50%,市场供应总体宽裕,价格不太可能超过前期的高点。
他还特别提到,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后期供应会越来越宽松。但部分养殖户恐慌性出栏也形成了“踩踏效应”。
另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针对猪价问题,目前农业农村部正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统计局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未来将通过统一权威的发布窗口,集中发布生猪全产业链的信息,指导生产主体合理调整产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平抑市场价格波动。据悉,该信息近期将首次发布数据,未来将每个月固定时间发布数据。
猪肉价格“落地”后怎么走?
肉价下跌源于猪价下跌。时下正值猪肉消费淡季,随着全国生猪产能的不断恢复,养殖户集中出栏等因素影响,多地猪价连续下跌,过去两年“涨上天”的猪,近期呈现“降落”之势。
数量多、消费少 行业预期变谨慎
毫无疑问,猪价下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猪产能在持续恢复并逐步释放。此外,传统消费淡季、部分养殖主体在现阶段集中出栏等也是猪价下跌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