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搅热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加速绿色转型

  中评社北京4月22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领导人气候峰会召开在即,碳达峰、碳中和再度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记者从多方获悉,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正快速推进,相关的金融支持工具和交易市场也在完善中,不少上市公司正在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进行绿色低碳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快速推进

  自去年9月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各部委和地方正在紧锣密鼓出台政策,制定目标与具体规划,相关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正在快速构建中。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发改委将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行业分领域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规模庞大的投资,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中金公司预计,为达到碳达峰,2021年至2030年中国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2.2万亿元/年,而2031年至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3.9万亿元/年。

  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时表示,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他透露,未来央行将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正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也正在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业绩评价体系。

  与此同时,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金融工具和相关交易市场也正在积极准备中。4月19日,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仪式举行。作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将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易纲日前表示,预计今年6月底,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相关部门正在就管理条例征求意见,提出要逐步扩大碳排放配额的有偿分配比例,金融管理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参与碳市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