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中共百年与香港座谈会在港举行
中评社香港6月28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青研香港主办的《中共百年与香港》座谈会27日下午在香港举行,邀请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博士、利丰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张家敏、岭南大学高级研究员刘蜀永教授、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陈文鸿博士发表演讲,从政治、文化等角度,对中国共产党与香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青研香港召集人陈志豪在致欢迎辞时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带领国家从一穷二白、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变成全球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大国,更在去年实现了全面脱贫,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到强起来的阶段。这样的历史成就受到世界公认,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独特优势和道路自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一国两制”,香港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必须对国家的执政党和政治体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有责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故事。
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常务理事刘澜昌博士从法律、道德等方面分析了《苹果日报》停刊的理由。他指出,在《香港国安法》生效及选举制度完善之前,中央和西方反对势力在香港的相争看似是在争夺立法会和区议会的席位,实质上是在争夺香港的管治权。目前,还有不少香港市民希望一人一票选举特首,认为这才是“民主”,但民主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美国看似民主标杆,但美式民主只有在选举那一刻才是民主的,选举完成就没有了民主;而中国的民主则是全过程的,所有决策都有民主的参与。例如这一次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其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均衡参与,让各方面的人都能够进入选委会和立法会,照顾香港大多数的民意和整体利益,而不是反映一小部分利益集团的利益。
原全国政协委员、利丰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张家敏提到,《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都是中央对香港社会内颠覆政权的回应,是在国际政治斗争中被迫采取的策略,目的在于保障“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香港国安法》的制订及选举制度的完善都进行了深度调研、广泛咨询后,再交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形成法律及政策,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原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质民主。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原世界银行顾问陈文鸿博士指出,从1950年开始,香港凭借特殊地位,在中国之内但又处于中国之外,做了很多中国内地做不到的事情,在出口、对外交流、外汇储备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岭南大学高级研究员、香港地方志中心事务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研究员刘蜀永教授则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与香港的渊源。他表示,20世纪初在香港发生的两次大规模工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党员骨干。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在广州发生,中共广东省领导机关立即迁往香港,香港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甚至华南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亦成为工人运动、抗日救亡运动开展的重心地区。抗战爆发后,香港成为捐赠物资的中转地和革命刊物的发行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原国民政府驻港机构受到新政权的吸引和感召,纷纷宣布归附新中国,大量资产和人才返回内地,促进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也成为香港繁荣稳定的关键因素。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香港抗战的中流砥柱,港九大队成为香港沦陷期间唯一一支成建制、由始至终坚持抗战的武装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政策,政治上维持香港的稳定,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东江水供港、“三趟快车”就是典型事例。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国两制”方针,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亦是保障香港顺利回归和回归后继续繁荣发展的关键。
在场观众对于四位嘉宾的演讲反响热烈,踊跃提问。嘉宾们就香港的教育、香港公务员宣誓、香港抗日战争纪念活动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中评社香港6月28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青研香港主办的《中共百年与香港》座谈会27日下午在香港举行,邀请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博士、利丰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张家敏、岭南大学高级研究员刘蜀永教授、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陈文鸿博士发表演讲,从政治、文化等角度,对中国共产党与香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青研香港召集人陈志豪在致欢迎辞时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带领国家从一穷二白、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变成全球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大国,更在去年实现了全面脱贫,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到强起来的阶段。这样的历史成就受到世界公认,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独特优势和道路自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一国两制”,香港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必须对国家的执政党和政治体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有责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故事。
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常务理事刘澜昌博士从法律、道德等方面分析了《苹果日报》停刊的理由。他指出,在《香港国安法》生效及选举制度完善之前,中央和西方反对势力在香港的相争看似是在争夺立法会和区议会的席位,实质上是在争夺香港的管治权。目前,还有不少香港市民希望一人一票选举特首,认为这才是“民主”,但民主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美国看似民主标杆,但美式民主只有在选举那一刻才是民主的,选举完成就没有了民主;而中国的民主则是全过程的,所有决策都有民主的参与。例如这一次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其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均衡参与,让各方面的人都能够进入选委会和立法会,照顾香港大多数的民意和整体利益,而不是反映一小部分利益集团的利益。
原全国政协委员、利丰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张家敏提到,《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都是中央对香港社会内颠覆政权的回应,是在国际政治斗争中被迫采取的策略,目的在于保障“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香港国安法》的制订及选举制度的完善都进行了深度调研、广泛咨询后,再交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形成法律及政策,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原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质民主。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原世界银行顾问陈文鸿博士指出,从1950年开始,香港凭借特殊地位,在中国之内但又处于中国之外,做了很多中国内地做不到的事情,在出口、对外交流、外汇储备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