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梅兰芳的她走了
记者从国家京剧院获悉,为响应防疫要求,杜近芳先生逝世后将不设灵堂,遗体送别仪式定于4月23日(星期五)9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出身
杜近芳自幼师从有“梨园通天教主”之称的艺术家、教育大师王瑶卿,后拜梅兰芳大师为师,深得王、梅艺术精髓,并在继承的基础上精研各流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著名戏曲主持人白燕升称杜近芳是“划时代的大青衣”,她自幼卖身学艺,饱受摧残,对旧社会深恶痛绝,于是对新生活的创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作为梅兰芳大师弟子,其扮相酷似梅兰芳,扮相俊美,台风华贵,嗓音宽厚,音色优美,唱腔舒展。她善于控制气息、音量和节奏,并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技巧。
同样演《白蛇传》,李胜素说,杜老师的扮相那才叫漂亮。而杜近芳的弟子丁晓君、窦晓璇、付佳等人也都是公认的扮相俊美。
作品
见证新中国成立后京剧黄金时代
如果说“李袁叶杜”的时代是中国京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黄金时代,那么杜近芳则是他们中最年轻的见证者。她首创、首演了二十余部新戏:能唱《白蛇传》,亦能演《白毛女》;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出的《谢瑶环》《野猪林》《桃花扇》《西厢记》等,都是京剧舞台久演不衰的剧目;现代京剧中,她也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代表作。
杜近芳从1951年起在文化部中国戏曲研究院的实验京剧团工作,与李少春、叶盛兰等人固定合作,多次随团出访演出。她与叶盛兰在上世纪50年代合作颇多,尤以《白蛇传》《柳荫记》最为火爆。此外,她与李少春、袁世海合作的《野猪林》更成为一代经典。
当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白毛女》,触发了她创演京剧《白毛女》的灵感。在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实施的“老艺术家谈戏说艺”访谈专题片中。她提到,“当时我们就有这样的共识,要演好喜儿,既不能运用京剧传统戏表现古典女性人物的脚步和身段,也不能把生活中的人物原生态照搬到京剧表演中。要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作进行艺术提炼,上升到艺术表现的层次。”她在喜儿的塑造中,把自己所掌握的京剧程式化的手段充分利用,有生活、有感情、有时代感地按照人物的心理逻辑处理节奏和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