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三美”与园林美

  中评社北京4月17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汉字的神圣性以及汉字思维的诗意性、体悟性与审美性等特点,使汉字成为中华园林美不可或缺的美学元素。

  汉字是形、音、意紧密相连的集合体,具有萧启宏《汉字世界》总结的“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通意”的规律,所以,鲁迅先生称汉字形音意为“三美”。
 
  汉字首先是一个视觉符号,悦目是汉字独具的魅力。许慎《说文解字》所谈构字法中,取法自然物象的象形为最早最基本的方法。汉字,“因物构思”“博采众美”,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英,凝结着大自然的万象纷呈,积淀着造化神秀,吞吐着自然伟力。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华园林艺术最高审美境界一致。

  汉字因形美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在瓦当上,构成东方独具的汉字装饰美,尤其是线条的刚柔、方圆、曲直和疏密、倚正的组合,以及留白的变化等,都体现出一种古朴的艺术美。

  此后以汉字纹样装饰成为中华园林装饰纹样重要一枝。其中常见的有福、寿、喜、囍和类汉字的十字纹、亚字纹、卍纹、人字纹等。退思园围廊上九孔漏窗用新石鼓体镶嵌了李白《襄阳歌》诗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不仅产生艺术美感,而且是对园景的诗化。风景园林也喜用拆字方法写暗语、哑谜,如明代徐渭曾书“虫二”二字赠一妓为斋名,取义“无边风月”,耐人涵泳。

  汉字书艺美与园林意境美互相依存、互渗互融,一笔一故事,一字一世界,如胶似漆,不分轩轾。如园林园名题咏:苏州“耦园”之“耦”,是“耒”与“禺”联合表示“两人各在一边,农具在夹角处”,表达夫妇共耕的意境之美,赋予“耦园”以无穷的魅力。南京随园之“随”,篆体字,顺从,任凭,反映了造园风格和园主人为人处世心态。

  园林还通过书法中的“别字”另寓雅意、哲思。扬州大明寺平山堂“风流宛在”匾额,“流”字少了一点,“在”字又多了一点,形象地表达了“宛在”之意境神韵。

  汉字属于表音性质的象形文字,也是负载着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语音含蕴着原初的文化信息,并与民族心理相联系,对先人的语音崇拜起着助推作用,形成一种特殊的听觉与心理反应模式、固定的联想取向。

  园林中谐音取象运用最多的是“福禄寿喜财”人类共同愿望。

  被看作是上帝对人类训词的“五福”之“福”的意象出现最频繁的是“蝙蝠”,常见的有五蝠捧寿、蝠厅、蝠池、蝠自天降、蝠在眼前等。

沈阳SEO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