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也消失 业界倡系统性推培训
本港最新整体失业率升至7.2%,为近17年新高;失业人数由25.33万人升至26.16万人,增加约8,300人;同期就业不足人数亦由14.82万人升至15.46万人,增加约6,400人。低技术的基层人士是失业重灾区,当中按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划分的失业人数6.32万人,按年增加2.76万人。
短期开筹备通关清洁职位
面对20多万失业人士,首要是采取措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李兆波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建议,短期来说创造更多6个月至9个月的短期职位,如早前政府落实让旅游业人士到接种中心工作,令到旅游业人士短期有基本收入。此外,还可为通关作好准备,增加旅游的基础设施例如方便旅客储存行李的储物柜等,既为旅客重临提前作好准备,亦可创造就业机会。
中期措施方面,李兆波认为可增加社区的工作岗位,如加强清洁社区如天桥的升降机,因为部分地区使用率高卫生情况较差,政府可以考虑增加职位加强社区的卫生程度。
这些短中期措施对失业仅能起纾缓作用,对提升港人的就业机会及竞争力帮助不大,长远来说,香港仍须产业多元化。李兆波坦言土地昂贵是制约香港竞争的一个问题,香港需要以新思维吸引不同行业来港发展,因为专业服务如金融业不是人人能做,他认为可以考虑以宽减税务等优惠政策,吸引部分港资制造业回流等,提升香港的产业多元化程度,创造更多不同类型的新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