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中评社北京4月14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涵盖多学术领域,体现多学科交叉,呈现中国考古理念和技术的进步。今年评选活动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网上全程直播终评会等形式,让考古工作走入公众视野,展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中国考古人的风采。

  中国最早的粮仓城是怎么样的,最早的古代大型宫殿式遗址建筑形制是怎么样的?13日,备受关注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入选。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共有20项入围,最终评审出10项入选。据介绍,入围终评的20项考古发现分别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入围终评的20项考古发现地域分布比较均匀。从年代分布来看,史前考古有6项、夏商周考古有4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6项、唐宋元明考古有4项。从遗址类型来看,以居址、墓葬和城址为主,还有2处祭祀遗址和1处烽燧遗址。

  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提供新资料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入选十大发现有的是“考古中国”项目新成果,也有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新发现,这些项目涵盖了现代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夏文化研究、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丝绸之路考古等重要学术领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最终入选的年度考古新发现,有其考古发现突出的“新”意义。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的核心聚落。以双槐树遗址为代表的郑洛地区这一聚落群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大型中心居址建筑前两道围墙及两处错位布置的门道和加厚围墙的设计,可能是中国古代最早瓮城的雏形。墓葬区内发现的夯土祭台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的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