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日农林水产出口地 易误购核污食品
日本食品向来受港人欢迎,日式商店和日本进口食品在香港随处可见。资料显示,香港去年进口逾2061亿日圆(约153亿港元)日本农林水产,占日本农林水产出口22.3%,是日本农林水产最大出口地。2020年进口香港的日本食品中,73%是农产品、26.7%是水产,余下0.3%是林产货物。
日本政府计划排放核废水出海,引起港人热议,不少人担心会影响食品安全。市民林先生表示,家人不时会到超市购买日本生果及海产,他关注核废水排入大海会影响海产食用安全,“始终希望有得食嘅,希望政府可以加强检测,令大家食得放心”。
市民黄先生表示,以往会到寿司店食生蚝和鱼生,但因为得悉生冷食品多虫多菌近年已经减少食用,“如果仲要有辐射就更加唔会食啦”。陈先生经常会到日式超市购买日本生果,他坦言,会担心核辐射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如果有问题之后都会少买少食,尤其减少买畀啲小朋友食”。
可经食物链影响到人类
据报道,福岛核废水虽经处理,但依然含有氚、锶、铯、碘等大量放射性元素。如果污染了海产品,人们食用后易致癌、致畸、致突变。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院教授徐国荣就指出,核废水排入大海有机会影响涉事海域生长的鱼类,并经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由于核废水入海的稀释程度未明,目前难以评估残留核元素的影响。他认为计划一旦实行,日本政府应禁止渔民于相关海域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