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字化变革趋势 构建创新发展新抓手

晨曦中的港珠澳大桥(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4月6日电/据人民网报道,在内蒙古赤峰市的生态扶贫产业园农业暖棚里,在“塔林花”牛羊肉的前端养殖中,中化集团推广的MAP模式(现代农业平台),推进了农业数字化,帮助农民“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

  在武汉长江文创产业园工地现场,中国建筑的数字化、精益化施工管理,让塔吊指挥实现无人化、自动化。让传统的建筑工地成为智慧化的实践前沿。

  在港珠澳大桥的桥头堡珠海口岸,基于5G的智慧口岸给粤港澳三地旅客提供了智能化的服务,“智能停车场”里的预约停车位、反向寻车、空位寻找等让旅客出行更加便利。

  近年来,国有企业借助信息化新技术,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在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上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国企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打破企业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挖掘数据价值,加速培育数字化转型人才,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系统成熟、端到端的行业细分解决方案。

  数字化提升生产效率

  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局长苟坪介绍说,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中央企业三分之二的研发单位实现三维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半数以上建成了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

  此前,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发布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通知》(下称《案例》),遴选并发布了产品服务创新、生产运营智能化等8类100个典型案例,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互学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