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四则运算”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据新华社报道,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暴露出的社会治理短板,武汉在人员资金力量配备上做“加法”,在工作负担上做“减法”,在优化管理服务上做“乘法”,在化解矛盾上做“除法”,推动社区实现高效能精细治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答好“时代必答题”。

人员加、服务加、待遇加

  强基层上做“加法”

  “随时电话咨询,休息时间还上门。”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怡和苑南区居民袁超英老人这样评价自己的“健康顾问”——住在同社区的医护工作者陈丹。

  在下辖4个小区共计1.2万余名居民的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康和居委会),居民需求多元,社区干部长期分身乏术。去年以来,按照武汉市党员下沉社区的整体部署,700多名在职党员到该社区报到,陈丹是其中之一。到社区下沉报到后,她主动请缨发挥专业特长,上门为社区居民进行护理问诊。

  没多久,来自武汉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下沉党员也纷纷报到。在康和居委会党总支的组织下,一支10多人的下沉党员医疗队成立。平时社区老人只要有需求,可以随时打电话、发消息进行咨询,下沉党员也会利用休息时间上门给老人义诊。“半年内,医疗、宣传等5支社区专业志愿服务队先后成立。”百步亭社区康和党总支书记龚汉华说。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底座”,绝大多数社区长期面对人手紧缺、事务繁杂的“老大难”。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武汉市对所有小区实行封控管理,社区工作者成为信息采集、组织居民团购、帮扶特殊群体、协调患者就医等多项任务的主力军,工作压力瞬间倍增。

养老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