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岭建殡葬城 21议员不认同
中评社香港4月9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沙岭的“超级殡葬城”项目引起港深两地市民强烈关注,不少声音都希望剎停项目。香港文汇报昨日询问了全体立法会议员的看法,在35名有回应的议员中,21人都不认同在沙岭继续建“殡葬城”,认为特区政府须顾及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应浪费黄金地段,而殡葬设施可迁往其他地方;仅得6人表示支持,认为工程已开展、殡葬问题亦须解决,可透过设计减低项目对邻近地方的影响。另外,有8人持观望态度或无明确表态,有7人则未有回覆。
香港文汇报记者昨日询问了立法会主席以外的全体立法会议员,在35名有回应的议员中,21人都不认同在沙岭继续建“殡葬城”,包括民建联所有立法会议员。民建联议员李慧琼表示,计划构思之初未有大湾区概念,既然整体大形势有变,特区政府应作出修正配合实际需要。
要尊重邻市不能只顾港
工联会议员郭伟强也认为特区政府须三思,不能变成“死硬派”,只从香港角度考虑问题,还要顾及如何融入大湾区发展策略,与邻近城市互相尊重。
新民党议员叶刘淑仪认为,在沙岭建“殡葬城”完全不符合香港整体发展利益,更冻结了边境一带的土地发展,创造不到太多就业机会。“实政圆桌”议员田北辰亦批评,特区政府有关规划简直是脱离现实,形容是以30年前的思维作策划。他强调,目前深圳附近的用地相当值钱,经济效益高,特区政府不考虑发展经济,反而建“殡葬城”并不合理。
殡葬城改址寻双赢方案
至于原有的殡葬设施应如何处理,民建联议员刘国勋认为政府可以找出双赢方案,例如将“殡葬城”搬到粉岭和合石,再把在和合石兴建房屋的规划迁到沙岭,相信有关规划会更合理。新民党议员容海恩则认为政府可以将“殡葬城”迁至于远离人烟的离岛。
另有8人则持观望态度或无明确表态,有7人至本报昨晚截稿时仍未有回覆。
林郑:“龛位荒”迫切沙岭项目难推翻
社会质疑在沙岭兴建“超级殡葬城”有碍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克勤昨日在立法会行政长官答问大会就有关项目提问,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回应指,相关项目已规划逾10年,政府当年无法预见会出现大湾区政策,不是故意在有大湾区规划后将该项目放在沙岭。林郑月娥表示明白现时的困局,但认为难以推翻项目,未来会尽量在历史前提及满足民生需要的情况下,在项目设计等方面采用更好的安排,同时亦会要求有关部门认真考虑如何建设及管理设施。
早年规划未知有大湾区政策
陈克勤指,北区是香港的“大湾区中心”,不应将所有厌恶性的设施都放在北区,并反对将“殡葬城”放在三个连接内地的口岸的正中心。他认为有关规划严重失误,冀政府可暂缓或调整“殡葬城”规模,甚至是重新检视这个项目。
林郑月娥解释,以前北区是较偏远地方,故很多市民不愿意在市区见到的东西就会放在北区。她指,当年大家看不到大湾区会提升至国家经济规划的层面,并强调香港土地运用有其历史,该项目走到这一步是有支持的,特区政府不是故意在有大湾区规划后将该项目放在沙岭。
会考虑如何建设及管理设施
她承认,一两年前已经看到在大湾区的“门口”有这些殡葬设施,可能会引起内地或北区居民担忧,会要求有关的建设部门认真考虑如何兴建及往后怎样管理这些相关设施。
她说,香港一直没有足够灵灰位,市民需要轮候很久才能让去世的亲友入土为安或火葬,若突然叫停项目将造成很大影响,亦不能解决龛位不足这个民生迫切问题。
她指,有关项目“很难推翻”,而密集式的发展模式一直是香港土地规划的“特色”,很多地方都相对挤迫,一些不应该设于毗邻的设施也会放在一起,冀日后能透过“明日大屿”、人工岛填海开拓新土地,“那就有很多空间可以作调动。”
逾3万网民投票99%指选址不妥
香港文汇报联同《点新闻》就沙岭“殡葬城”项目进行的网上民调,截至昨晚11时,共有30,471名网民投票。近99%认为殡葬城的选址不妥当。为响应大湾区融合发展,有72%网民认为,若殡葬城计划搁置、平整后的土地应兴建为创科中心或商贸中心,也有25%人认为只要不是兴建厌恶性设施也可接受。
82%投票者认为,选址不妥的最主要原因是相关发展将阻碍大湾区融合发展;也有14%认为未来殡葬城的毗邻就是深圳最繁华的商业区,附近有殡葬设施确是有碍观瞻。
中评社香港4月9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沙岭的“超级殡葬城”项目引起港深两地市民强烈关注,不少声音都希望剎停项目。香港文汇报昨日询问了全体立法会议员的看法,在35名有回应的议员中,21人都不认同在沙岭继续建“殡葬城”,认为特区政府须顾及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应浪费黄金地段,而殡葬设施可迁往其他地方;仅得6人表示支持,认为工程已开展、殡葬问题亦须解决,可透过设计减低项目对邻近地方的影响。另外,有8人持观望态度或无明确表态,有7人则未有回覆。
香港文汇报记者昨日询问了立法会主席以外的全体立法会议员,在35名有回应的议员中,21人都不认同在沙岭继续建“殡葬城”,包括民建联所有立法会议员。民建联议员李慧琼表示,计划构思之初未有大湾区概念,既然整体大形势有变,特区政府应作出修正配合实际需要。
要尊重邻市不能只顾港
工联会议员郭伟强也认为特区政府须三思,不能变成“死硬派”,只从香港角度考虑问题,还要顾及如何融入大湾区发展策略,与邻近城市互相尊重。
新民党议员叶刘淑仪认为,在沙岭建“殡葬城”完全不符合香港整体发展利益,更冻结了边境一带的土地发展,创造不到太多就业机会。“实政圆桌”议员田北辰亦批评,特区政府有关规划简直是脱离现实,形容是以30年前的思维作策划。他强调,目前深圳附近的用地相当值钱,经济效益高,特区政府不考虑发展经济,反而建“殡葬城”并不合理。
殡葬城改址寻双赢方案
至于原有的殡葬设施应如何处理,民建联议员刘国勋认为政府可以找出双赢方案,例如将“殡葬城”搬到粉岭和合石,再把在和合石兴建房屋的规划迁到沙岭,相信有关规划会更合理。新民党议员容海恩则认为政府可以将“殡葬城”迁至于远离人烟的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