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学校巡礼/福建中学爱拚才会赢
中评社北京4月6日电/据大公报消息,在香港多间传统爱国学校里,唯有福建中学以省籍命名。兴办教育是福建乡贤回报社会的传统,旅港福建商会在1951年创立福建中学。在福中,坚持爱国爱港办学的宗旨薪火相传,校长吴宏基回顾前辈学人及创校先贤的功业,同时拓新教育方式,开发校本中文科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引入更多活泼及体验式的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意义,提升对国家的归属感。
“我们学校是由福建商会兴办,商会里都是福建籍老板,几十年来,每次校董聚会都会唱《爱拚才会赢》。”吴宏基称,建校70年来,这所学校的“福建元素”依旧闪耀。吴宏基介绍,早年商会前辈由办义学开始,主要帮助早期来港的闽籍乡亲,让他们学广东话令他们过语言关,融入香港社会具备谋生能力。1951年商会申请成为办学团体创办福建中学,虽在港英政府的管治下备受排斥,但无损商会坚持爱国爱港的办学宗旨。“爱国爱港是福建人与生俱来的特质”,同样祖籍是福建的吴校长自豪地说。早年福中以服务新来港闽籍弟子为主,如今学生来自不同背景,还有少数族裔学生报读,但福建乡亲爱拚会赢、乐善好施的品质仍在福中传承。
吴宏基表示,福建中学推动国情教育的工作任重道远。作为一所传统爱国学校,福中对国情的了解较香港其他学校深;而作为一所香港学校,福中对国际化的熟悉程度较内地部分学校也更深。如何培育年轻一代认识国家、关心国事,尤其从近年社会事件中反映出,年轻人守法意识薄弱、国家意识薄弱的情况,如何让青少年对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有所认同,是学校近年的工作重心。
“贴近学生实际 推动国情教育”
“当然,推动国情教育首先要贴近学生实际,更要遵循现代教学规律,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他称,老师讲再多道理不如让同学自行领悟,从体验中学习,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贯穿于学校培养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