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缘何出现“最后一百米”之困

(图源于CFP)

  中评社北京4月3日电/ 央广网据中国国家邮政局消息,截至今年3月24日,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200亿件,比2015年12月25日快递业务量首次超过200亿件提前了9个月,比2020年提前了45天,又一次刷新了中国快递业发展纪录。

  然而,相较于快递业务量增速的高歌猛进,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速度则不尽人意。不送货上门、不打电话通知、签收人显示“门口”……“最后一百米”之困缘何成为快递行业性“槽点”。

  快递员无通知派送成常态?

  不久前,家住长沙雨花区的小林(化名)感受了一次“收件焦虑”。3月16日上午,小林由于工作原因错过了丹鸟快递员的电话,后主动联系询问得知,包裹被快递员放在了小林家门口。

  “如果包裹丢了我肯定要投诉。”小林告诉央广网记者,“为了避免麻烦,我还是请物业人员帮忙到家门口把包裹取了。”

  据小林介绍,一般情况下,快递员都会提前致电与他联系,确认包裹派送时间和地点。“之后有一次我也没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他就把包裹放在了代收点,然后发短信通知我。”小林认为,如果没能及时与收件人取得联系,快递员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将包裹寄放在代收点或快递柜等较安全的地方,并短信通知收件人。

  同月,北京丰台区的桃桃(化名)则在没有接到快递员电话、短信通知的情况下,在某快递信息平台发现自己有一个中通快递的包裹已经被签收,签收人显示“门口”,但桃桃到家后并未找到包裹。后通过与快递员联系得知,收件地址是桃桃此前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