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选制需要港青更有爱国担当
全文如下: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新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为进一步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定出具体方案。中央及时出手,从国家层面填补香港选举的严重漏洞,回应了香港社会各界乱极思治的主流民意,为香港的长治久安、“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新选举制度体现制度的代表性和先进性,为年轻人带来参政议政的广阔空间,赋予了香港青年新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
人大常委会此次修订,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作出了系统完善,确保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由爱国者担任,确保选举委员会和立法会由爱国爱港力量主导,是香港社会回归正轨的治本之策,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有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香港青年传承爱国爱港优良传统,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希望。完善选举制度,坚定了广大爱国爱港青年的治港信心和远大抱负。
此次完善选举制度,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推进民主发展,香港青年参政议政的机会只会有增无减。其中,选委会委员由1,200人增至1,500人,第三界别增加基层界别,第四界别大幅增加了地区组织代表名额,第五界别新增了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立法会则由70席增至90席,并分成选举委员会选举、功能组别选举、分区直选三种方式产生,对功能组别选举有关界别和选民资格作出调整。
新的选举制度,既扩大规模,拓宽了各界别代表的名额,又调整了界别组成,优化了产生方式,更好体现均衡参与,更能代表香港社会整体利益。由于新的选举制度有效增强香港选举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可以更好地吸纳香港社会相关领域的领袖翘楚和进步代表,香港各阶层青年精英,将有更多渠道进入管治架构大展拳脚,服务社会。
完善选举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新的选举制度,有利于促进香港良政善治,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有利于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尽快走出政治泥沼,社会各界可以齐心协力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栋梁,是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具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群。在良好的社会和政治氛围下,香港社会将比过去更需要青年力量加入管治架构,共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新的选举制度安排,意味青年在思考未来出路时,须及早装备自己,拓宽视野,自觉继承好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认清当下国家和世界形势格局,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并从特区和国家的发展形势,把个人事业和香港发展、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立志成为“爱国者治港”的青年政治人才,为日后参与香港治理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全文如下: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新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为进一步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定出具体方案。中央及时出手,从国家层面填补香港选举的严重漏洞,回应了香港社会各界乱极思治的主流民意,为香港的长治久安、“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新选举制度体现制度的代表性和先进性,为年轻人带来参政议政的广阔空间,赋予了香港青年新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
人大常委会此次修订,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作出了系统完善,确保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由爱国者担任,确保选举委员会和立法会由爱国爱港力量主导,是香港社会回归正轨的治本之策,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有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香港青年传承爱国爱港优良传统,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希望。完善选举制度,坚定了广大爱国爱港青年的治港信心和远大抱负。
此次完善选举制度,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推进民主发展,香港青年参政议政的机会只会有增无减。其中,选委会委员由1,200人增至1,500人,第三界别增加基层界别,第四界别大幅增加了地区组织代表名额,第五界别新增了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立法会则由70席增至90席,并分成选举委员会选举、功能组别选举、分区直选三种方式产生,对功能组别选举有关界别和选民资格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