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18万亿基建计划 全球埋单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三月初发布其四年一度的报告,给美国基建打分为“C-”,较2017年报告中的“D+”仅略有改善,但“C-”已是20年来的最高评级。报告指出,美国面临2.59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需求缺口,需要政府大幅增加支出,以改善破旧不堪的道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
拜登3月31日在匹兹堡发表讲话,将这项名为“美国就业计划”的方案称为“一代人仅能看到一次的投资”,计划在未来8年内提供约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其中6200亿美元用于升级改造道路、桥梁,5800亿美元用于振兴制造业、研发创新,4000亿美元用于改善老弱病残者护理服务,其他资金将投入改善住房、网络基础设施改造等领域。
这将使得白宫近一年来累计出台的刺激计划规模飙升至空前的约8万亿美元,钱从哪里来是拜登急需解决的问题。他提议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目前的21%大幅上调至28%,幷将美企海外利润的最低税率从13%提高到21%,以限制企业海外避税。这将大幅逆转特朗普政府2017年出台的大规模减税法案,当时美国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下调至21%。
赤字或增加5000亿美元
白宫预计,增税计划将使得联邦政府在未来15年增加约2万亿美元收入,可基本抵销基建计划的成本。但以15年的增税来弥补8年的基建支出,美国基石宏观谘询公司分析师施奈德测算,基建计划将导致美国财政赤字累计增加约5000亿美元。
新华社分析认为,作为国际最主要储备货币美元的发行方,美国巨额债务可透过体量巨大、流动性超强的美债市场实现转嫁,借贷成本可通过美联储的持续宽松不断压低,强刺激措施引起的通胀压力将被转移到其他经济体身上。也就是说,拜登的基建计划将推高全球通胀水平,从而削弱各国货币的购买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艾格华指出,美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行事,幷不关心全球市场波动对其他经济体可能产生的影响。面对美国通胀预期重压,包括巴西、俄罗斯、土耳其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开始出于挽留资本、遏制本币贬值、纾缓通胀压力等目的,被动提早加息,尽管这样做可能不利于经济复苏。
共和党矢言不会支持
目前拜登的基建计划在国内面临诸多挑战。共和党坚决反对任何加税计划,与此同时,一些激进左翼民主党议员认为拜登提议的基建投资规模远远不够,应出台更大规模投资计划。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说,这个计划犹如特洛伊木马,名义上是基建投资,实际上是大幅举债及加税,损害美国的生产力。美国商会亦表明,虽然认同基建问题迫切,但强烈反对加税,认为会拖慢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以及削弱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同基建计划的目标背道而驰。
拜登当天在谈及对电动汽车产业投资、增加科研经费时,频频拿中国作比较。他上周与英国首相约翰逊通话后,提议“民主国家”应该有一个基建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有评论认为,中国作为全球基建大国,本可以和美国互通有无、达至共赢,但拜登现在却将基建视为对抗中国的武器,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空间几乎被压缩殆尽,这对于美国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