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助力春耕
从田间墒情监测、智慧农场、虫脸识别系统,到智慧平台为农户提供培训、农资供应等信息支持,记者近日走访河南、江西、广东、黑龙江等地,看到各类高科技在春耕中的运用,也感受到身处其中的农户们的欣喜。
“坐在家里就能查看庄稼的生长状况”
春雨贵如油。3月下旬,一场期盼已久的降水让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傅庄村的种粮大户付太华喜上眉梢。他打开农用气象信息APP,一张色彩鲜明的“鹤壁市土壤水分分布图”映入眼帘,自己承包的500亩耕地全部处于代表适宜的绿色区间。
“叮叮!”正在此时,鹤壁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发来了《农用天气预报》。记者接过他的手机一看,在灌溉和施肥气象等级预报图上,鹤壁全市都标注为较适宜的蓝色,而喷药气象等级预报图上,鹤壁全市都标注为不适宜的红色。“这表明,现在这天儿,虽然下了雨,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小麦生长所需,应该继续灌溉,同步进行施肥,但不能喷药。”付太华说。
说罢,付太华带着记者来到了浚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近500米长的游走式喷灌机,正“整装待发”。
游走式喷灌机1天可浇灌农田1200亩,灌溉的情况怎么样?“田间地头的气象监测站,每分钟都在监测苗情、墒情和温度,把数据实时传回农业气象试验站处理后,就形成图像传送到了咱农户的手机上,一目了然!”说话间,付太华轻点控制APP,设定好程序,游走式喷灌机和田间的固定喷头一同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