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资金重仓布局 绿色发展获政策力挺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继续对污染防治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突出环境违法行为。与此同时,围绕清洁生产、新能源等热点领域,中央及地方新一轮支持举措正密集出台,鼓励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百亿级财政资金、信贷支持、社会资本也加速涌入,为推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注入源头活水。
多举措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当前防污、治污监管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30日的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继续跟踪督导,推动整改落实,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严厉打击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不落实甚至造假、自动监测弄虚作假等突出环境违法行为。26日,生态环境部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计划2年时间完成全流域排查,涉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地,排查岸线全长1.9万公里。
监管加码的同时,环境治理体系补短板工作也在提速。目前已有多地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完善环境治理体系。例如,北京市印发实施《北京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企业责任、全民行动、风险防控、监管、政策、市场、信用、联防联控等九大体系,为更加有力地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提供重要支撑。湖南省则发文要求,明确各类主体权责,畅通参与渠道,补齐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短板。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关键一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表示,应推进生态环境权益市场化交易,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完善社会监督和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