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将成消费增量主体

  中评社北京3月31日电/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30日在国新办就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将从原来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能源电力消费增量的主体。

  这是政策层面首次提出可再生能源将变为能源电力消费增量主体。按照李创军的说法,到“十四五”末,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将达到三分之二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比重将超过50%。

  据李创军介绍,除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在“十三五”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年均装机规模将有大幅提升,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同时,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庄严承诺。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边界条件、发展逻辑及发展机制都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李创军表示。

  他说,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今后10年平均每年要提高0.9个百分点,相当于平均每年要增加非化石能源大约7000万吨标准煤,任务确实非常艰巨。为此,国家能源局正在深入研究拟定相关政策措施,准备加大力度推动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李福龙透露,正在研究拟定“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分领域能源规划,把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放在突出位置。初步测算“十四五”时期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将达到80%,比“十三五”要提高20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5%左右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做好国家能源规划、省级能源规划的衔接工作,把推进低碳转型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