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研香港”调查:七成受访者支持人大决定

“青研香港”举办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意见调查发布会(图片来源:青研香港)

  中评社香港3月29日电/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高票通过了“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香港特区亦须就此进行本地立法。为了解市民对人大“311决定”、选举制度完善和香港民主进程的看法,“青研香港”于3月22日至3月28日期间,以“关于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意见调查”为题,发布了一份网络问卷,最终收到1013位市民回应。

  调查结果显示,有71%的受访者认同需遵从全国人大的决定以完善香港选举制度,71.1%的受访者认同完善选举制度有利香港的繁荣稳定。65.4%的受访者认为加入由选举委员会选出的议席后,立法会的代表性会更广泛,68.9%的受访者认为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不会导致民主倒退。

  问卷调查了受访者就未来选举委员会组成的意见。有58%的受访者认为未来的选举委员会应取消区议员所占的席位。在未来立法会组成方面,有57.4%的受访者认为未来的立法会中经选举委员会选举所产生的议员应占大多数;有56.9%的受访者认同在地区直选中采用“双议席单票制”的选举模式。

  根据人大“311决定”,香港须成立“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有意见认为委员会组成成员中应有中央驻港部门代表。调查结果显示,有67.6%的受访者赞成这一意见。

  青研香港副召集人林宇星指出,现时,在“大选区”和“比例代表制”的双重作用下,激进派凭藉少数人支持即可当选,这是近年议会乱象的原因之一。在“双议席单票制”下,候选人须取得较大比例的选票才能胜出,从而无需再靠“斗激”争取同阵营的支持,理性温和的声音将再次成为主流。多数受访者支持“双议席单票制”并赞成选委会选举产生的议员占多数,显示市民对激进政治主张和议会乱象十分不满,期待新的选举制度可令社会凝聚共识,修补撕裂。

  青研香港发言人赖嘉汶也不同意“民主倒车论”的批评。她指出,回归后,香港的选举制度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但随着直选成分越来越高,社会也变得越来越激进,议会最终更被“揽炒派”骑劫,陷入瘫痪。目前的选举制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实际情况,香港已经为此承担了相当惨痛的后果,必须做出检讨和革新。纠正错误的发展方向,回归正确的道路。

“青研香港”举办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意见调查发布会(图片来源:青研香港)

  青研香港发言人周元谷指出,爱国爱港阵营早前一连11天发起支持人大311决定的联署行动,收集到超过238万个市民的签名,很多联署街站都可见到市民积极参与的场面。而这次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人大决定确实得到广大市民支持,正如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所言:民意浩荡,不可阻挡。他认为,香港近数年间经历不少政治纷争,以至一些支持黑暴,勾结境外势力的政客也能够走入议会,充份反映现时的选举制度存在漏洞,中央政府提出“爱国者治港”重要原则,作出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有“拨乱反正”的现实需要和作用。

  青研香港成员庄展铭认为完善选举制度对青少年而言也是一种保护。过往,反对派鼓吹“违法达义”和“港独自决”等极端主张,煽动年轻人以暴力方式表达诉求,但在年轻人“送头”之后,他们自己却可以坐享政治利益。《港区国安法》的实施,令这些“叫人冲、自己松,叫人守、自己走”的政客承担刑事责任;而完善选举制度,则可防止再有反对派政客鼓吹违法主张以赚取政治资本,保护青年人免受荼毒。

  青研香港召集人陈志豪认为,宪法是基本法的权力来源,也是香港政治制度的最终法理依据。根据宪法第31条和62条,全国人大对香港特区有创制权及规定有关制度的宪制性权力,所以香港在完善选举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他又指出,现时立法会地区直选议员之间的同质性很高,除了所关注的地区议题不同外,其余的经济民生议题往往会有差不多的取态。制度完善后,地区直选的议席仍然保留,普罗大众仍然能够以选票表达诉求,地区议题仍可被带入议会。与此同时,由选举委员会选出的议员可涵盖跨阶层和跨界别的利益,并不单纯考量地区意见,反而更能从香港全局作出决定,体现更广泛的代表性和更进步的民主。

  青研香港顾问、立法会议员陈恒镔指出,“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核心要义,完善选举制度可为“爱国者治港”的落实提供制度性保障。民主没有“标准答案”,以单一标准或维度作出“民主倒车”的批评十分片面。基本法正文中“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双普选”的终极目标没有改变,透过对选委会的重构和赋权,扩大均衡参与和代表性,从而建立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充份体现了“一国两制”的进步性和生命力。

“青研香港”举办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意见调查发布会(图片来源:青研香港)

  中评社香港3月29日电/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高票通过了“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香港特区亦须就此进行本地立法。为了解市民对人大“311决定”、选举制度完善和香港民主进程的看法,“青研香港”于3月22日至3月28日期间,以“关于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意见调查”为题,发布了一份网络问卷,最终收到1013位市民回应。

  调查结果显示,有71%的受访者认同需遵从全国人大的决定以完善香港选举制度,71.1%的受访者认同完善选举制度有利香港的繁荣稳定。65.4%的受访者认为加入由选举委员会选出的议席后,立法会的代表性会更广泛,68.9%的受访者认为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不会导致民主倒退。

  问卷调查了受访者就未来选举委员会组成的意见。有58%的受访者认为未来的选举委员会应取消区议员所占的席位。在未来立法会组成方面,有57.4%的受访者认为未来的立法会中经选举委员会选举所产生的议员应占大多数;有56.9%的受访者认同在地区直选中采用“双议席单票制”的选举模式。

  根据人大“311决定”,香港须成立“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有意见认为委员会组成成员中应有中央驻港部门代表。调查结果显示,有67.6%的受访者赞成这一意见。

  青研香港副召集人林宇星指出,现时,在“大选区”和“比例代表制”的双重作用下,激进派凭藉少数人支持即可当选,这是近年议会乱象的原因之一。在“双议席单票制”下,候选人须取得较大比例的选票才能胜出,从而无需再靠“斗激”争取同阵营的支持,理性温和的声音将再次成为主流。多数受访者支持“双议席单票制”并赞成选委会选举产生的议员占多数,显示市民对激进政治主张和议会乱象十分不满,期待新的选举制度可令社会凝聚共识,修补撕裂。

  青研香港发言人赖嘉汶也不同意“民主倒车论”的批评。她指出,回归后,香港的选举制度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但随着直选成分越来越高,社会也变得越来越激进,议会最终更被“揽炒派”骑劫,陷入瘫痪。目前的选举制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实际情况,香港已经为此承担了相当惨痛的后果,必须做出检讨和革新。纠正错误的发展方向,回归正确的道路。

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