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批量复活”,谁在背后鼓噪

  中评社北京3月29日电/据半月谈报道,奥赛成绩曾一度是小升初“掐尖”的参考。近年来,在多重禁令之下,小升初走向免试就近入学和全面摇号的阳光招生时代,也给“奥数热”降了温。

  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短暂沉寂之后,改头换面的奥赛在有的地方卷土重来。一时之间,“奥赛可能影响小升初”的论调在部分机构中传开,引起家长蜂拥为孩子报名。不少人质疑:这难道代表刚施行1年的小升初全面摇号政策有所松动?竞赛优胜者真的有特殊渠道进入优质中学吗?

  密集“测评”,实与奥赛无异

  “海峡杯、海都杯都开始报名了,同学们尽量多参赛,才有机会在德旺杯和延安杯中胜出,跨进知名初中的门槛”“华数之星初赛成绩已出,入围的同学可关注我们新开的特训班”……

  近期,类似的“劝赛”“接龙”消息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家长群里刷屏。有培训机构整理出一张赛事时间表,曾被喊停的各类杯赛“批量复活”。这些赛事多数被冠以“测评”之名,如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思维能力测评、IMC国际数学交流活动测评,此外还有“华数之星”青少年数学大会、海峡两岸青少年(数学)思维能力文化交流活动等。实际上,这些测评、活动与奥数竞赛无异。

  点开某些赛事的报名链接之后,半月谈记者发现,除了交普遍为150元的报名费之外,还有附带的集训课程推介,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多人团购还可享受优惠。

  当问到为何在小升初全面摇号后还要参加奥赛时,机构里的老师表示,杯赛复苏说明政策在变,说不准小升初后续还会有怎样的变动。在这些营销话术下,报名参赛的家长不在少数,一场奥赛分年级建立数个家长交流群,每个群动辄三四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