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在线教育乱象:“话术”+“套路”收割家长

  中评社北京3月29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名师出高徒,网课选××”“名师直播课就上×××一课”“上网课,用×××”……

  当铺天盖地的广告袭来时,有几个家长能心如止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在线教育按下了“快进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额超过500亿元,超过了此前10年的融资总和,多家在线教育机构融资金额屡创新高。甚至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22年,K12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亿元。

  但是超预期的加速发展也使在线教育乱象频出。“课程低价兜售、网络媒体高强度宣传、推送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心理焦虑。”东北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琛说。

  批评声来自四面八方,有人批评在线教育机构:是在做教育还是做生意?也有人批评家长:没有人逼迫你报班,还是太功利。

  的确,报不报班、报什么班最终的决定权应该在家长手中,但是,当面对孩子越来越晚的睡眠、越来越重的负担时,家长为什么不能“手下留情”,反而被卷入报班“洪流”呢?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老师、家长及在线教育从业人员,在试图剖析乱象背后的原因时发现,其实,从家长拿起电话咨询那一刻起,就已经落入了销售人员精心准备的“话术”和“套路”中。

  话术:家长以为立场坚定,在话术面前却无路可逃

  “我们这些辅导老师,面对学生和家长时会说自己是课后辅导老师,会对学生听课后的所有疑问进行答疑。但是在公司内部我们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增加主讲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黏性,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续班的任务指标。”刚刚从一家在线教育培训机构辞职的华言(化名)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