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人永远是美国的“外国人”吗?
中评社北京3月27日电/据中国侨网报道,随着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暴力和仇恨事件在美各地激增。3月16日,美国“制止仇恨亚太裔美国人组织”发布报告显示,自去年3月19日至今年2月28日,共收到3795起各种类型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事件报告,包括人身攻击、言语攻击等,其中华裔是被攻击最多的族裔。
就此,中新社记者专访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社会学和亚美研究学教授周敏。
“华人落地生根,用心去融入当地社会,不是‘外来寄居者’,更不应背上‘永久的外国人’身份。”周敏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华裔美国人看似成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但实际上仍被冠以“外来寄居者”的身份标签。
华人力量:美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祖籍中国广东的周敏1982年获广州中山大学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赴美留学,至今已累计出版17本学术专着,发表近200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对华人在美国的历史有深入研究。现任UCLA亚太中心主任、社会学教授的她,还是该校亚裔研究学系首任系主任,2017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国际移民分会“杰出职业成就奖”。
纵览美国移民史,华人移民早在170多年前就已抵达美国,是最早进入美国的有色人种之一。周敏指出,华裔与其他移民团体一样,为美国国家建设以及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塑造做出巨大贡献。但华裔乃至亚裔因其族裔身份在美国一直处于社会边缘化地位。“当今的状况是跟历史紧密相连的。”她说。
资料图:一位美国观众正在观看“美国华工历史图片展”。王欢 摄
资料图:一位美国观众正在观看“美国华工历史图片展”。王欢 摄
19世纪60年代,大量华工参与到美国西部开发中,翻开了近代华人移民历史的第一页。1863年,当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开始建造横跨美洲大陆铁路的西段时,数万名华工成为主力军。中央太平洋公司总裁、斯坦福大学创始人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在1865年告诉美国国会,“没有这些华工就不可能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伟大的国家事业的西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