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50公里海底隧道挑战世界级技术难题
汕头湾海底隧道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汕头湾内,是汕汕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9191米,其中穿越汕头湾海底段2169米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刀盘开挖直径14.57米,是目前最大直径高铁海底盾构隧道。
为什么要设计成海底隧道形式?
“这是前期建设者进行了详细的方案比选论证后的结果。”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汕汕铁路项目隧道专业负责人王旭说,《沿海客专汕尾至延平段规划研究报告》从2016年初开始编制,至2019年8月份方案趋于成熟,历时三年半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隧道方案被认为可有效规避台风威胁且抗震性能优于地面结构,同时运营服役期间可降低对海洋环境及航道通行的影响。
这座时速350公里海底隧道将面临哪些技术挑战?
汕头湾海底隧道为国内外首座单洞双线350公里运行时速的海底高铁隧道,其建设难度及风险控制均为世界之最,建设过程将面临在高烈度地震区穿越密集断层破碎带、海域高水压环境、海域高等级侵蚀性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等世界级难题。
“隧道在8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均具有强导水性,其中8条为活动断层(为国内外水下隧道之最)。在地震及断层蠕动、错动条件下,控制防范隧道结构开裂、错台、局部渗漏水、突水突泥甚至海水倒灌等风险成为重中之重。”王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