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两岸走向和平或战争 已到关键时刻
中评社南宁7月30日电(记者 海涵)7月29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在2021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上致辞。她表示,两岸要走向和平或战争,我们已面临关键时刻的道路与选择!台湾地小、资源有限,2300万人的生命财产经不起主政者任何错估形势的误判,更不容许政客的权力私心与民粹操弄,让两岸再度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愈是阢陧迷茫的时代,愈需要知识份子力挽狂澜的智慧与勇气!因为,唯有智者才有破除迷障、粉碎仇恨、走出困局的见解与能力,也唯有勇者才能不畏强权、无惧民粹,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强意志!
洪秀柱表示,在两岸关系低迷之际,两岸学术界的交流多了一些障碍,加上防疫的诸多不便,今天还能聚在一起、或透过网路举办这场研讨会,殊为可贵。所谓“鸡鸣不已于风雨”,当两岸愈是艰难的时刻,知识份子无惧民粹、秉持良知、并能发挥道德勇气,坚持不媚俗、讲真话,可说至为重要。“期许各位两岸专家,即使身处价值混淆的时代,仍能一本初心,以学者的专业学识,为两岸关系擘划出一条两岸和平统一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洪秀柱说,两岸分隔七十多年,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令人感慨万千。简言之,两岸自1987年开启交流大门以来,双方从破冰融冰、春暖花开、迈向融合,一步一脚印立下里程碑。无奈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骤变,期间的起伏演变,各位知之甚详,不再赘言。而今两岸关系之所以走到兵凶战危的边缘,就是因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台独气焰高涨,加以一连串去“中国化”,且自甘沦为西方势力“抗中”的筹码,致使两岸对立升高,敌意日深,台海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身为忧国忧民的知识份子,尤其是两岸问题的专家们,怎能不深感忧心与痛心?!
洪秀柱表示,两岸学术机构的交流可说是两岸交流的重心之一。遗憾的是,民进党对两岸教育和学术交流的打压、阻扰,将意识形态凌驾学术与教育之上,使得台湾学术界裹足不前,也让两岸年轻世代失去更多相互认识、彼此学习的机会,这种现象实在是台湾学术界及两岸关系的一大损失。
洪秀柱说,两岸关系这几年由民进党的所作所为,证明奉行“台独”党纲、坚持分离意识,将会为台湾人民招来祸害与不幸!明知“台独”之路不可行,但民进党却抱着侥幸之心,执意与大陆切割、制造“独立”的假象,却毫不在乎如此背离历史发展、违背两岸正轨,不仅会让台湾失去与大陆携手共创荣景的大好机会,更可能把台湾推向地动山摇的毁灭之境!
洪秀柱坦言,近年来,台湾多方面在民进党执政下停滞不前、乱象丛生。反观中国大陆无论从经济、科技、资讯、国防、教育到各种基础建设,可说快速起飞与进步!相较百年前那个被列强侵略、积弱不振的中国,如今大陆已逐步在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整体国力呈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今日的中华民族正处于百年来难得的机遇。而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10周年,也让我们想起,2016年,国父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纪念大会在北京盛大举办时,习总书记在致词中提到要“学习继承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做孙中山先生坚定的支持者、忠实的继承者,更要完成他的未竟事业。”事实上,这些年来,大陆也正在逐步实践孙中山先生当年的建国理想。“我们身为国父思想的忠实信徒,眼见两岸几十年来,在建设发展及各项实力的此消彼涨,能不惭愧吗?”
洪秀柱指出,两岸关系攸关台湾的福祸安危,台湾的前途更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如果台湾能放下意识形态的对立,认同“九二共识”,让两岸回到和平发展的正轨,以和为贵,以人民的福祉为先,追求两岸双赢,相信台湾必能站在巨人肩膀上,获取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并能享受两岸一家、共创荣景的美好果实。
洪秀柱表示,中国大陆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台湾到底要选择参与其中,随着大陆的发展水涨船高,还是宁可成为局外人与缺席者、甚至甘为西方强权制衡中国的工具,成为民族复兴的绊脚石?要知道,无止尽的争斗耗损,“棋子”终会成为“弃子”的!如今,两岸要走向和平或战争,我们已面临关键时刻的道路与选择!台湾地小、资源有限,2300万人的生命财产经不起主政者任何错估形势的误判,更不容许政客的权力私心与民粹操弄,让两岸再度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
“在这个两岸弥漫冲突与不安的时刻,如何为两岸和平与民族复兴提出适切的指引与论述,已成为研究两岸关系学者的首要课题,以及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洪秀柱认为,愈是阢陧迷茫的时代,愈需要知识份子力挽狂澜的智慧与勇气!因为,唯有智者才有破除迷障、粉碎仇恨、走出困局的见解与能力,也唯有勇者才能不畏强权、无惧民粹,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强意志!两岸关系如何拨云见日,转危为安,期待各位专家殚精竭虑、提出良策,尤其,如何弥平两岸的鸿沟,驳斥台独逆流,拨乱反正,为两岸终结仇恨,迈向和平统一,开创两岸共荣的新世纪,不仅攸关台湾的生存发展,更是中华民族复兴再起、在世界昂然挺立的关键与契机!
洪秀柱说,所谓“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期盼各位与会的学者专家皆能成为两岸逆流中的中流砥柱与谔谔之士,行公义、好怜悯、以两岸荣枯兴亡为己任,坚持两岸和平的信念,绝不改变!“最后祈愿两岸世代无争、远离战火、走向和平统一的美好结局!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中评社南宁7月30日电(记者 海涵)7月29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在2021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上致辞。她表示,两岸要走向和平或战争,我们已面临关键时刻的道路与选择!台湾地小、资源有限,2300万人的生命财产经不起主政者任何错估形势的误判,更不容许政客的权力私心与民粹操弄,让两岸再度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愈是阢陧迷茫的时代,愈需要知识份子力挽狂澜的智慧与勇气!因为,唯有智者才有破除迷障、粉碎仇恨、走出困局的见解与能力,也唯有勇者才能不畏强权、无惧民粹,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强意志!
洪秀柱表示,在两岸关系低迷之际,两岸学术界的交流多了一些障碍,加上防疫的诸多不便,今天还能聚在一起、或透过网路举办这场研讨会,殊为可贵。所谓“鸡鸣不已于风雨”,当两岸愈是艰难的时刻,知识份子无惧民粹、秉持良知、并能发挥道德勇气,坚持不媚俗、讲真话,可说至为重要。“期许各位两岸专家,即使身处价值混淆的时代,仍能一本初心,以学者的专业学识,为两岸关系擘划出一条两岸和平统一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洪秀柱说,两岸分隔七十多年,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令人感慨万千。简言之,两岸自1987年开启交流大门以来,双方从破冰融冰、春暖花开、迈向融合,一步一脚印立下里程碑。无奈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骤变,期间的起伏演变,各位知之甚详,不再赘言。而今两岸关系之所以走到兵凶战危的边缘,就是因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台独气焰高涨,加以一连串去“中国化”,且自甘沦为西方势力“抗中”的筹码,致使两岸对立升高,敌意日深,台海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身为忧国忧民的知识份子,尤其是两岸问题的专家们,怎能不深感忧心与痛心?!
洪秀柱表示,两岸学术机构的交流可说是两岸交流的重心之一。遗憾的是,民进党对两岸教育和学术交流的打压、阻扰,将意识形态凌驾学术与教育之上,使得台湾学术界裹足不前,也让两岸年轻世代失去更多相互认识、彼此学习的机会,这种现象实在是台湾学术界及两岸关系的一大损失。
洪秀柱说,两岸关系这几年由民进党的所作所为,证明奉行“台独”党纲、坚持分离意识,将会为台湾人民招来祸害与不幸!明知“台独”之路不可行,但民进党却抱着侥幸之心,执意与大陆切割、制造“独立”的假象,却毫不在乎如此背离历史发展、违背两岸正轨,不仅会让台湾失去与大陆携手共创荣景的大好机会,更可能把台湾推向地动山摇的毁灭之境!
洪秀柱坦言,近年来,台湾多方面在民进党执政下停滞不前、乱象丛生。反观中国大陆无论从经济、科技、资讯、国防、教育到各种基础建设,可说快速起飞与进步!相较百年前那个被列强侵略、积弱不振的中国,如今大陆已逐步在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整体国力呈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今日的中华民族正处于百年来难得的机遇。而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10周年,也让我们想起,2016年,国父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纪念大会在北京盛大举办时,习总书记在致词中提到要“学习继承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做孙中山先生坚定的支持者、忠实的继承者,更要完成他的未竟事业。”事实上,这些年来,大陆也正在逐步实践孙中山先生当年的建国理想。“我们身为国父思想的忠实信徒,眼见两岸几十年来,在建设发展及各项实力的此消彼涨,能不惭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