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中美对话交锋彰显中国平视美国
中评社香港3月23日电(评论员冬日)刚刚结束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虽然如预期般艰难,没有达成具体成果,但最出人意料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话开场时双方的激烈交锋。尤其是中方高层前所未有地在媒体面前公开严厉反击美国,并历数美国的种种不是,在美国舆论界引起震动。
没有意外的是,《华盛顿邮报》再次将这种场景与“战狼外交”挂钩,宣称拜登政府高官首尝中国“战狼外交”的滋味。当世界霸主久矣,当惯了教师爷的美国,对于敢公开跟它叫板,甚至直捅其痛处的国家,一定会恼羞成怒:“How dare you!”--向来只有美国颐指气使的份儿,你怎么敢还嘴顶撞!但是,面对实力此消彼长的地缘战略现实,美国也只能以“战狼外交”来抹黑中国大胆出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动。
美方将中方此次在对话开场时的强硬表现,归因于“做给国内观众看”的“哗众取宠”,其实先想利用这个外交舞台做“国内政治秀”的正是美方。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种对话开场,通常只是让媒体在现场拍两三分钟,双方此时说点客套话,真正的较量是在闭门之后才开始。
这回却不同。作为东道主,美方本来同样可以只让媒体拍几分钟便清场,但美方让媒体在现场拍摄布林肯和沙利文的致辞全程,加上翻译长达十几分钟。而且一上来,美方就开始指责中国的种种行为威胁“全球基于规则的秩序”,自夸拜登政府的成就;誓言美国欢迎激烈竞争,永远捍卫原则、人民和朋友...话里话外,咄咄逼人,对抗中国、唯我独尊、美国优先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些本来只会在闭门之后说的话,美方却当着中方的面对媒体说,其意图是说给美国国内观众听,说给美国国会议员听,以证明“我们私下说的和公开说的讯息是一致的”,“我们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我们对中国够强硬”。因为拜登政府的官员知道,在美国国内反华冲动强劲的今天,共和党人正拿着放大镜等着呢。
然而,这种做法太不给中方面子,也太不顾外交礼仪了--中方千里迢迢来到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难道就是来听训的?相信这是后面中方开场长篇陈词,并坚持要求记者留在全场听中方反驳的原因。难怪杨洁篪会表情严肃地回击:“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我们认为你们会遵循基本的外交礼节...我现在讲一句,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甚至在20、30年前,你们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拜登外交国安团队似乎没有牢记他们有经验的前辈说的“跟中国人打交道,要给他们足够尊重”的教诲。据理力争,本来就是外交斗争中的常态。中美关系依然紧张,美方在此次对话之前,抢先放重话,试图主导议题,中方在开场时面对媒体,主动出击,以求在对话中占据有利地位,这本来就是外交谈判的战术。
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有实力,说话才有底气。从目前看,更有底气的,当然是中方--中方此次才真的是“从实力地位出发”跟美方打交道,显然是事先做足了功课,这从中方两位主将20分钟的发言看得出来。
首先,他们显示中国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中国迅速崛起,正在迎接民族复兴,使得中方高官自信地说出“我们的价值观与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相同”,美国代表的不是“普世价值”。中国实施的不是美式民主体制,维护的不是美国制定的规则秩序;美国诋毁中国政治制度,只会使中国老百姓更拥护中国共产党。中方还要求美国不要四处推销美式民主,因为许多美国人对美式民主并无信心,而中国领导人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
其次,他们直指美国软肋,痛斥一向抢占道德高地的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说教。当美方试图主导议程,拿香港、新疆等人权问题说事时,中方拿美国种族歧视、黑人遭压迫、遭屠杀来回击;当美方指责中国进行网络攻击时,中方指美国才是网络攻击的“冠军”;当美国指北京对台施压,对外搞经济“胁迫”时,中方反批美国以武力到处侵略,推翻他国合法政权,屠杀他国人民;以“长臂管辖”打压他国,滥用国家安全,妨碍正常贸易。可谓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第三,他们给美国划红线,警告遏制中国必失败。当美方拿台湾、香港、新疆、西藏等问题施压中国时,中方将这些问题定为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问题,没有妥协和退让余地,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划下鲜明的红线。当美国以自己善于纠错、善于创新,警告中国不要赌美国失败,以期打消“美国衰落论”时,中方则想打消美国试图拉帮结派,围堵中国,逼中国屈服就范的想法。杨洁篪反问:“难道我们吃洋人的苦头还少吗?难道被外国围堵的时间还短吗?”他说:“只要中国的制度对头,中国人民是聪明的,要卡住我们是卡不住的。”
所有这些都是基于现实:不管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社会凝聚力,不管是国际影响力,还是国内民意支持度,中国目前的发展势头都好于美国。每次全球性危机,不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2020年的新冠危机,中国都是最早度过难关的大国,这给了中国执政党和中国人民以极大的自信心。在与美国打交道时,中国自然更有底气了。倍受新冠疫情之苦和种族对立、社会分裂之乱的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要想在与中国的大国竞争中胜出,首先要整好自家的秩序,搞好自己的事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说:“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上世纪80年代就曾考察美国的习近平显然说出了切身感受。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可以说是从仰视美国、靠近美国、学习美国起步的。经过40多年的发愤图强,埋头苦干,虽然曾经忍气吞声过,今天的中国终于可以平视美国了。
中国对美外交一向要求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相信中方那些据理力争的话,以前关起门来没少说过,但真正底气十足地对全世界说,靠的是今天中国的实力。从仰视到平视,中国需要不卑不亢,并不想取代美国,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中国要求的是,中美两个大国能够和平共处,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各自让各自的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不要总想着插手别家的事情,更别企图颠覆对方的制度。
问题在于,从俯视到平视,美国人的焦虑感和危机感,不是能自动克服的。美国人能否不意气用事,中国人能否平心静气,将是今后几十年美中在大国竞争中能否相安无事的关键。
中评社香港3月23日电(评论员冬日)刚刚结束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虽然如预期般艰难,没有达成具体成果,但最出人意料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话开场时双方的激烈交锋。尤其是中方高层前所未有地在媒体面前公开严厉反击美国,并历数美国的种种不是,在美国舆论界引起震动。
没有意外的是,《华盛顿邮报》再次将这种场景与“战狼外交”挂钩,宣称拜登政府高官首尝中国“战狼外交”的滋味。当世界霸主久矣,当惯了教师爷的美国,对于敢公开跟它叫板,甚至直捅其痛处的国家,一定会恼羞成怒:“How dare you!”--向来只有美国颐指气使的份儿,你怎么敢还嘴顶撞!但是,面对实力此消彼长的地缘战略现实,美国也只能以“战狼外交”来抹黑中国大胆出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动。
美方将中方此次在对话开场时的强硬表现,归因于“做给国内观众看”的“哗众取宠”,其实先想利用这个外交舞台做“国内政治秀”的正是美方。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种对话开场,通常只是让媒体在现场拍两三分钟,双方此时说点客套话,真正的较量是在闭门之后才开始。
这回却不同。作为东道主,美方本来同样可以只让媒体拍几分钟便清场,但美方让媒体在现场拍摄布林肯和沙利文的致辞全程,加上翻译长达十几分钟。而且一上来,美方就开始指责中国的种种行为威胁“全球基于规则的秩序”,自夸拜登政府的成就;誓言美国欢迎激烈竞争,永远捍卫原则、人民和朋友...话里话外,咄咄逼人,对抗中国、唯我独尊、美国优先的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