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结束安克雷奇艰难坦诚对话 分歧犹存

中美高层安克雷奇对话结束 CNN视频

  中评社华盛顿3月19日电(记者余东晖)经过两天三轮会谈,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对话当地时间19日中午在阿拉斯加州首府安克雷奇结束。双方在承认仍存在重要分歧的同时,都相信这种坦诚对话是有益的,并留下诸多需要继续商谈的议题。

  领衔中方代表团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和中国国务委员、外长王毅对话结束后在安克雷奇对中国媒体发表讲话。

  杨洁篪说,这两天双方进行了战略沟通,就各自的国内政策、外交政策和双边关系进行了交流。这次战略沟通是坦率的、建设性的、有益的。当然双方还是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分歧。

  杨洁篪强调,中国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的发展壮大是不可阻挡的。

  杨洁篪表示,此次双方沟通是为了贯彻两国元首通话所达成的共识,希望双方在各个领域加强沟通对话。双方应该按照“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来处理中美关系,使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

  王毅指出,这次中方是抱着诚意而来,对话总比对抗好,但是对话应当遵循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不能单方面拉单子,提要求。双方都有一些关切,有些疑虑可以通过对话来加以缓解,有些一直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对话来加以管控。

  王毅表示,中方向美方明确指出,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是重大原则问题。在这些问题上,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民族尊严和正当权益的意志。

  王毅强调,对于中美关系的立场,中方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中方仍然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尤其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这个基础上,中方同美方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对话结束后,领衔美方代表团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也向美国媒体发表了讲话。

  布林肯表示,双方在很多地方“从根本上意见不一”,包括中国对于新疆、香港、西藏、台湾、网络空间所采取的行动。他称:“毫不奇怪,当我们明确而直接地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得到了防御性的回应。但是我们也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就广泛的议程进行非常坦诚的对话。”他表示,双方也讨论了双方利益交汇的问题,包括伊朗、朝鲜、阿富汗和气候变化等。

  布林肯表示,美方来安克雷奇有两个优先事项:一是阐明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对中国行为的关切;二是传达拜登政府的政策、优先和世界观。

  布林肯透露,他们告诉中方同行,拜登政府对于经济、贸易、技术的政策评估仍在继续。他们会与国会、盟友和合作伙伴进行密切磋商,充分保护和发展美国的工人和企业的利益。

  沙利文说:“我们希望就广泛的问题进行艰难而直接的对话,这正是我们所做的。我们有机会阐述我们的优先事项和意图,并听取中方的优先事项和意图。”

  沙利文称:“我们进来的时候眼光很清楚,出来的时候我们也很清楚,我们会回到华盛顿,评估一下我们现在的处境。这将涉及与盟友和伙伴进行磋商,并就如何向前推进进行磋商。”

  沙利文表示,在从伊朗到阿富汗等一系列问题上,通过正常的外交渠道,美方将继续与中方就未来的道路进行合作。

  根据中方发布的新闻稿,双方同意按照两国元首2月11日通话精神,保持对话沟通,开展互利合作,防止误解误判,避免冲突对抗,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双方都希望继续这种高层战略沟通。

  双方均致力于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合作,双方将建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

  中方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余地。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美台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停止售台武器,不助台拓展所谓“国际空间”,慎重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不要试图突破中方底线,以免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美方重申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双方探讨了为各自外交领事人员接种新冠疫苗作出对等安排。

  双方将本着对等互惠的精神就便利彼此外交领事机构和人员活动以及媒体记者相关问题进行商谈。

  双方讨论了根据疫情形势调整相关旅行和签证政策并逐步推动中美人员往来正常化事宜。

  双方还讨论了经贸、两军、执法、人文、卫生、网络安全以及气候变化、伊朗核、阿富汗、朝鲜半岛、缅甸等一系列问题,同意保持和加强沟通协调。

  双方表示将围绕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活动加强协调磋商。

  尽管双方事先都表示对此次对话对成果不抱太高期待,会谈之后也确实没宣布达成具体协议,但双方在对话开场时面对媒体的公开激烈交锋,依然让此间观察家对此次对话后美中关系的走势表达担忧。彭博新闻社称,双方都没有感到与对方合作的紧迫性。美国两党议员都向拜登施压,要求他保持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而拜登的团队基本上也这么做了。

  拜登19日在前往亚特兰大之前,在白宫南草坪被记者问及对双方激烈交锋的反应时说:“我为国务卿感到非常骄傲。”媒体认为,这显示拜登政府以一个声音对外说话。在考察美国疾控中心时,拜登又谈起他与习近平的交情,说起两人曾有1.7万英里的一起旅行和24到25小时小范围相处的经历。他还透露,当习近平问他如何定义美国时,拜登说了一次词:可能性(posibilities)。

  双方虽然在此次对话开场时唇枪舌剑,但美方官员对媒体透露,其实关起门来,双方的氛围较为友善。第一轮讨论“实质、严肃、直接”,而且时间远超过原定的两小时。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波特19日称,美国代表团访问安克雷奇的目的是阐明美方的原则、利益和价值观,并促进华府与北京的接触。她宣称“在媒体面前夸张的外交演示是针对国内观众的”,不会阻止美方继续制定计划议程,确保美方仍“处于优势地位”,并从美国提出共同利益和原则。

  中国外交部赵立坚19日在被问到双方对话开场的交锋时指出,由于美方不遵守事先有关发言时间的约定,是美方挑衅在先,挑起争端在先,所以双方从一开始在开场白的时候就充满了火药味和戏剧色彩,这不是中方的初衷。

  赵立坚表示,中方是带着诚意和建设性态度与会的。阿拉斯加州是美国最靠北的州。中国代表团成员抵达阿拉斯加的时候,不仅感受到了阿拉斯加寒冷的天气,也感受到了美国主人的“待客之道”。这次开场白后面还有“正餐”。我们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除夕通话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中美高层安克雷奇对话结束 CNN视频

  中评社华盛顿3月19日电(记者余东晖)经过两天三轮会谈,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对话当地时间19日中午在阿拉斯加州首府安克雷奇结束。双方在承认仍存在重要分歧的同时,都相信这种坦诚对话是有益的,并留下诸多需要继续商谈的议题。

  领衔中方代表团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和中国国务委员、外长王毅对话结束后在安克雷奇对中国媒体发表讲话。

  杨洁篪说,这两天双方进行了战略沟通,就各自的国内政策、外交政策和双边关系进行了交流。这次战略沟通是坦率的、建设性的、有益的。当然双方还是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分歧。

  杨洁篪强调,中国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的发展壮大是不可阻挡的。

  杨洁篪表示,此次双方沟通是为了贯彻两国元首通话所达成的共识,希望双方在各个领域加强沟通对话。双方应该按照“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来处理中美关系,使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

大浪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