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长答中评: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中评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张爽)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市长刘远在两会期间接受中评社专访,他表示,“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是中央赋予福建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漳州将从发展重点产业、用好重大平台、构建重要通道三方面发力。
作为全国台资企业投资密集区之一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刘远说,漳州将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积极帮助台商台企拓展国内外市场,全力扶持台企做大做强,既要扶持和帮助台企“走出去”,也要鼓励支持台企上市融资。
漳州,与台湾仅隔一湾浅浅的海峡,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台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两岸交流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漳州也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吸引台胞“登陆”,刘远对中评社说,“我们将突出闽南文化和根亲文化交流,结合当代青年的多元需求,全方位深化漳台基层交流交往,让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年、‘首来族’来漳有‘回家’的感觉。”
以下是访问全文:
中评社:“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漳州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划?
刘远: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是中央赋予福建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积极先行先试,全面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充分发挥地处福建省最南端、与台湾隔海相望,台胞主要祖籍地、台湾文化重要发祥地、台商投资密集区的地缘优势和漳台两地血脉相承、语言相通、文化相同、经贸相连的人缘优势,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二是用好重大平台。除了古雷石化产业园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漳州还有台商投资区、海峡花卉集散中心、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三个国家级涉台园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五大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合作,提升对台产业合作承载水平。今年,漳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得国务院批覆,开启了“大漳州”建设的元年,漳州台商投资区正式纳入中心城区,未来园区将着力打造台湾先进制造业深度对接基地,加快向“产城人文”高度融合的“台湾小镇”升级,吸引更多台商台企到园区安家置业。
三是构建重要通道。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漳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优势,发展对台客货运直航,持续推进基础设施联通,重点加快东山5000吨对台客货码头工程项目建设,打造一批“跨境电商-对台直邮”集散中心、跨境(台湾)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完善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台轮通关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拓展两岸经贸合作新通道。
中评社: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十四五”期间,漳州在吸引台商台企落地方面会做哪些工作?
刘远:漳州是全国台资企业投资密集区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积极帮助台商台企拓展国内外市场,全力扶持台企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鼓励支持台企上市融资。落实台企与大陆企业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定期调研梳理符合条件且有境内上市挂牌意愿的台资企业,按照“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则,梯度培育主业突出、成长性好、业绩优良、符合产业导向的上市后备企业,分类分层建立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在此基础上,积极开辟台企上市“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上市扶持政策,为台企办理股权转让、土地处置、项目报批、历史沿革审核等事项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推动更多漳州台企利用大陆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同时,支持台企在海峡两岸股权中心台资板挂牌,逐步扩大台商金融授信试点范围,提升台商信用查询便利化水平,切实让台企享受资本项目结汇、股权投资、外汇登记、外债开户、注销登记五个方面的政策红利。
中评社:漳州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吸引台胞尤其是台湾青年、“首来族”登陆呢?
刘远:漳州与台湾同根、同祖、同源,具有共同的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台湾现有2300多万人口中,祖籍漳州的约占40%,至少有113姓近1000万台胞根在漳州。我们将突出闽南文化和根亲文化交流,结合当代青年的多元需求,全方位深化漳台基层交流交往,让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年、“首来族”来漳有“回家”的感觉。
一靠根脉感召。充分借助姓氏、宗亲、祖祠、宫庙、同名同宗村等载体,鼓励漳籍台胞祖孙相伴、代际组团来漳寻根祭祖,合修两岸宗亲族谱,深化漳台民俗、祖地、书院、家训等交流,系紧代际传承的宗亲往来“纽带”。同时,强化漳台根亲渊源宣传,进一步挖掘陈元光、颜思齐、黄道周、林语堂等漳州历代名人资源,筹拍、制作反映漳台根亲历史的电影、纪录片、新闻专题片,打造“开漳圣王”等根亲文化品牌,增强台胞对祖地根脉的归属感。
二靠文化凝聚。发挥国家级两岸交流基地、省级闽台交流基地作用,持续办好海峡论坛漳州活动项目、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等品牌活动,进一步加强歌仔戏(芗剧)、木偶、剪纸、漳绣等漳州非遗项目交流,办好林语堂文化研讨、沈耀初书画展等特色文化交流活动,拓展保生大帝、关帝文化节等漳台共同的民间信仰活动,完善漳州文化旅游金门驿站、云林驿站建设,着力再打造一批新型漳台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和基地,进一步增强台湾同胞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漳台文化交流的吸引力。
中评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张爽)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市长刘远在两会期间接受中评社专访,他表示,“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是中央赋予福建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漳州将从发展重点产业、用好重大平台、构建重要通道三方面发力。
作为全国台资企业投资密集区之一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刘远说,漳州将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积极帮助台商台企拓展国内外市场,全力扶持台企做大做强,既要扶持和帮助台企“走出去”,也要鼓励支持台企上市融资。
漳州,与台湾仅隔一湾浅浅的海峡,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台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两岸交流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漳州也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吸引台胞“登陆”,刘远对中评社说,“我们将突出闽南文化和根亲文化交流,结合当代青年的多元需求,全方位深化漳台基层交流交往,让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年、‘首来族’来漳有‘回家’的感觉。”
以下是访问全文:
中评社:“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漳州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划?
刘远: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是中央赋予福建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积极先行先试,全面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充分发挥地处福建省最南端、与台湾隔海相望,台胞主要祖籍地、台湾文化重要发祥地、台商投资密集区的地缘优势和漳台两地血脉相承、语言相通、文化相同、经贸相连的人缘优势,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