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无证据显示疫苗增猝死风险
卫生署昨日公布,接获医管局呈报一宗涉及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严重异常的事件,涉及一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51岁男子。他曾于本月3日在源禾路体育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一剂科兴新冠疫苗,在本月6日感到气促、咳嗽和有痰,前天于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需要住院,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前晚转往深切治疗部作进一步治疗,现时情况危殆。
另外,“复必泰”开打后,前日有两宗接种该疫苗后,不适送院的个案。一名49岁女子接种疫苗后,感到胸部不适和灼热,被送往联合医院,另一名60岁女子接种疫苗后,手及手臂出现皮疹,被送往北区医院,两人经治疗后情况稳定,毋须留院。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昨日表示,这两宗个案属预期之内的轻微过敏反应。他指出,疫苗的选择需视乎较注重保护力,还是较担心副作用,建议身体壮健、社交生活活跃的长者可选择“复必泰”疫苗;而体弱、常留在家的人士则可选择科兴疫苗,并强调,每日难免会有人因病离世,最重要是证实与疫苗是否相关。
“复必泰”反应强 副作用机会高
崔俊明说,由于“复必泰”疫苗的免疫反应较强,预料接种者出现常见副作用的机会较高,但据外国打针的情况,暂未出现很严重不良反应,也未曾引致中风或心血管疾病等。
他说,市民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后,副作用会较第一剂更明显,以发烧为例,根据第三期临床研究数据,56岁以上人士接种第一剂会有1.4%的人发烧,接种第二剂后会有11%的人发烧;至于18岁至55岁接种第一剂的人士有3.7%人出现发烧,接种第二剂后则有16%的人发烧,“因为第一针系畀身体认识同记得个免疫反应,到打第二针,个反应就会变得强烈。”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表示,本港人口老化,在未推行疫苗接种计划前,每日都有不少严重疾病死亡个案,而过去十天,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严重反应的个案比率,与未接种疫苗情况下出现病发的频率,初步分别不大。
他认为,不论是科兴疫苗,还是“复必泰”核酸疫苗,不少国家均有使用,据其监测数据显示,未有数据显示,接种任何疫苗可增加中风或突然死亡等风险。
何栢良:不分组别比较无意思
对于有报道分析疫苗的死亡率,何栢良认为,不分年龄组别、有否长期病患的比较没有意思,重点是上述的百分比,最好以相同地方、相同年龄组别、相同时期,有接种疫苗与没有接种疫苗群组,进行比较才有意思,“全部年轻人打,个百分比一定系零,集中打60岁以上,个百分比一定高啲。”
他强调,疫苗不是延年益寿药物,不会在接种后减低自然死亡率, 所以任何疫苗 (包括盐水),在大量接种后 ,一定“出事”,最紧要有事不要乱了阵脚。
卫生署昨日公布,接获医管局呈报一宗涉及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严重异常的事件,涉及一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51岁男子。他曾于本月3日在源禾路体育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一剂科兴新冠疫苗,在本月6日感到气促、咳嗽和有痰,前天于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需要住院,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前晚转往深切治疗部作进一步治疗,现时情况危殆。
另外,“复必泰”开打后,前日有两宗接种该疫苗后,不适送院的个案。一名49岁女子接种疫苗后,感到胸部不适和灼热,被送往联合医院,另一名60岁女子接种疫苗后,手及手臂出现皮疹,被送往北区医院,两人经治疗后情况稳定,毋须留院。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昨日表示,这两宗个案属预期之内的轻微过敏反应。他指出,疫苗的选择需视乎较注重保护力,还是较担心副作用,建议身体壮健、社交生活活跃的长者可选择“复必泰”疫苗;而体弱、常留在家的人士则可选择科兴疫苗,并强调,每日难免会有人因病离世,最重要是证实与疫苗是否相关。
“复必泰”反应强 副作用机会高
崔俊明说,由于“复必泰”疫苗的免疫反应较强,预料接种者出现常见副作用的机会较高,但据外国打针的情况,暂未出现很严重不良反应,也未曾引致中风或心血管疾病等。
他说,市民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后,副作用会较第一剂更明显,以发烧为例,根据第三期临床研究数据,56岁以上人士接种第一剂会有1.4%的人发烧,接种第二剂后会有11%的人发烧;至于18岁至55岁接种第一剂的人士有3.7%人出现发烧,接种第二剂后则有16%的人发烧,“因为第一针系畀身体认识同记得个免疫反应,到打第二针,个反应就会变得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