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推出7大项目献礼建党百年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据澎湃新闻报道,歌剧《康定情歌》、歌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交响合唱组曲《龙华魂》、交响合唱《龙华英烈颂》、音乐剧《忠诚》、歌剧电影《贺绿汀》、新时代版《长征组歌》……3月2日,上海音乐学院发布“庆祝建党百年重大创演项目”,将在2021年度推出七大项目。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康定情歌,《康定情歌》由吴文季、江定仙编曲,1947年问世后,传遍大江南北。歌剧《康定情歌》以此为基础,讲述了大学毕业生尚勇来到雪域高原后,与藏族老人次旺、藏族姑娘米玛、道班班长洪忠义发生的感人故事。

  作曲之一、上音作曲系主任周湘林说,《康定情歌》其实和上音渊源深厚,参与编曲的江定先正是黄自的大弟子,“歌剧《康定情歌》的剧本还在完善之中,音乐我已经写了很多段,还是以民歌为主要素材,希望整部剧控制在两小时左右,讲述汉藏人民同心协力的故事、讲述汉藏青年之间的动人爱情。”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创演于1962年,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为题材,艺术化反映了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霓虹灯闪烁的大上海,抵制资产阶级的“香风”侵袭时经历的一场特殊斗争。

  “从话剧到歌剧,怎样改编是一个难题,关键是要找到戏的核。话剧通常是群像,每个人物都非常精彩,歌剧不能做群像,所以我们选了陈喜和春妮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删减了一些不必要的枝杈情节,整个故事更流畅、更简洁、更抒情,也更符合歌剧的艺术本体。”

  编剧喻荣军坦陈,虽然创作时间很紧,但主创团队都很有激情,“大家都被戏感染了,凝成一股绳,像一团火一样往前滚。我们希望再现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初心和精神,让现代观众看后依然激动。”

  歌剧电影《贺绿汀》以上海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贺绿汀为原型人物,是中国首部8K全景声实景原创歌剧电影,由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摄制,2020年7月底正式启动拍摄,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全国公映。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今年献礼建党百年的电影有很多,但以一位音乐家为主角的大电影很少。”导演滕俊杰介绍,电影由廖昌永饰演贺绿汀,主要演员和群众演员均由上音师生担纲,创下了中国电影史的一个新纪录,“去年7月正是抗击疫情最焦灼的时候,上音师生遵守疾控中心的防控要求,不出校门一步,有一个镜头在车墩,那样一个开放的场地,师生们都是自觉封闭管理。电影在重重艰难中拍完了,拍摄结束后,疾控中心和教委都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

  交响合唱组曲《龙华魂》、交响合唱《龙华英烈颂》均以龙华烈士事迹为灵感,歌颂龙华英魂,再现龙华精神。其中,《龙华魂》由上音音乐工程系主任于阳作曲、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作词,运用了三管编制交响乐队、独唱和混声合唱/童声合唱。

  三十多年前,赵丽宏曾以烈士方志敏及其遗作《可爱的中国》为灵感创作,很多年不写命题作文,他一度犹豫,但来自廖昌永的邀约和建议最终打动了他,从不同角度为《龙华魂》写了8首诗,“谱成曲后,希望我对先烈的怀想和敬佩能打动人。”

  音乐剧《忠诚》讲述了白色恐怖下,共产党人为了隐藏在旧上海“十里洋场”的中央文库不落入敌手,十几年如一日接力守护、完成使命的故事。今年7月、10月,《忠诚》将分别于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上音歌剧院演出。

  从主创团队到演出团队,这都是一部100%的上音作品。参与作曲的上音音乐工程系副主任安栋介绍,为了避免脸谱化的英雄人物塑造,主创团队频繁走访剧中人物的家属,花了很长时间打磨剧本,采用了音乐剧这样一个年轻化的舞台艺术载体,“我们希望做到四个字:好听好看,能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院。”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问世于2020年10月,首演时曾连演三天,备受关注,推出了由廖昌永等教师担任领唱、独唱的“群星版”,以及由学生担任领唱、独唱的“青春版”。

  以2020年首演原班人马为基础,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即将踏上巡演征程:5月登台“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7月开启“长三角巡演”与“重走长征路”两路巡演,10月登台国家大剧院。其中,“长三角巡演”包括温州、台州、南通、盐城、蚌埠等5场,“重走长征路”从上海出发,沿途经过井冈山、瑞金、遵义、韶山、贵阳、甘孜、延安等地演出7场。

  从歌剧、音乐剧、交响合唱到电影,从以廖昌永为首的教师群体到蔡程昱、戴宸、方书剑、徐均朔等参演的青年学子,七大项目充分调动学校资源,是对上音各学科综合实力的一次检验。

  “学校做这些项目,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而是希望把学校‘盘活’,完成一个个跨系部的大作业,将创作、演出和教学、科研、艺术实践、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上音院长廖昌永说,建党百年也为学校提供了绝佳契机,将党组织建在剧组上,给学子们上 一堂堂“行走的思政党课”。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据澎湃新闻报道,歌剧《康定情歌》、歌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交响合唱组曲《龙华魂》、交响合唱《龙华英烈颂》、音乐剧《忠诚》、歌剧电影《贺绿汀》、新时代版《长征组歌》……3月2日,上海音乐学院发布“庆祝建党百年重大创演项目”,将在2021年度推出七大项目。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康定情歌,《康定情歌》由吴文季、江定仙编曲,1947年问世后,传遍大江南北。歌剧《康定情歌》以此为基础,讲述了大学毕业生尚勇来到雪域高原后,与藏族老人次旺、藏族姑娘米玛、道班班长洪忠义发生的感人故事。

  作曲之一、上音作曲系主任周湘林说,《康定情歌》其实和上音渊源深厚,参与编曲的江定先正是黄自的大弟子,“歌剧《康定情歌》的剧本还在完善之中,音乐我已经写了很多段,还是以民歌为主要素材,希望整部剧控制在两小时左右,讲述汉藏人民同心协力的故事、讲述汉藏青年之间的动人爱情。”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创演于1962年,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为题材,艺术化反映了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霓虹灯闪烁的大上海,抵制资产阶级的“香风”侵袭时经历的一场特殊斗争。

  “从话剧到歌剧,怎样改编是一个难题,关键是要找到戏的核。话剧通常是群像,每个人物都非常精彩,歌剧不能做群像,所以我们选了陈喜和春妮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删减了一些不必要的枝杈情节,整个故事更流畅、更简洁、更抒情,也更符合歌剧的艺术本体。”

  编剧喻荣军坦陈,虽然创作时间很紧,但主创团队都很有激情,“大家都被戏感染了,凝成一股绳,像一团火一样往前滚。我们希望再现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初心和精神,让现代观众看后依然激动。”

  歌剧电影《贺绿汀》以上海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贺绿汀为原型人物,是中国首部8K全景声实景原创歌剧电影,由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摄制,2020年7月底正式启动拍摄,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全国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