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鹏答问 谈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畅通
中评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海涵)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3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交通运输部为保障疫情下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畅通所做的工作。
李小鹏说,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是个严峻的考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委,已经成立了国际物流保障协调的工作机制,这个机制成立以来,我们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我们发布了一个指导意见,提出来要加快构建开放共享、覆盖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使进口货物“进得来”、出口货物“出得去”。
第二,加强调度和协调。对国际海运、航空货运、中欧班列、国际道路运输、国际寄递物流等方式加强协调,保证供应链的畅通。
第三,坚持开放和合作的原则,保障物资的运输,同时也保障防疫物品和新冠病毒疫苗出口运输。
第四,加强供需对接。我们建立了国际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制度,正在加强保障体系的构建。
第五,提升运力。前期根据航空运力不足,我们增加航空运力,我们还加大中欧班列的运行力度。近期又针对国际集装箱班轮和集装箱供需之间的矛盾,我们加强协调,优化航线配置,加快空箱回运,推动建立上下游企业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李小鹏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当中也对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开放安全稳定提出了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在三个方面继续做好工作。第一,着力形成陆海空统筹的运输网络。第二,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第三,健全运输保障体系。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构建稳定的、开放的、安全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这样一个任务。
在当日的记者会上,李小鹏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有关内容:
第一,《规划纲要》细化实化了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也就是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要支撑“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规划纲要》还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
第二,《规划纲要》明确了三方面主要任务。一是优化交通布局,将构建70万公里的交通网线,建设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10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二是在推进融合发展方面,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网络、信息网络的融合发展,推进各个区域间交通协调发展,还要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现代制造业、快递物流业、现代物流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推进安全发展,推进智慧发展,推进绿色发展,提升交通运输的治理水平。
第三,《规划纲要》提出了5方面的保障措施。也就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资金保障、资源供给、实施管理。
中评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海涵)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3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交通运输部为保障疫情下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畅通所做的工作。
李小鹏说,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是个严峻的考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委,已经成立了国际物流保障协调的工作机制,这个机制成立以来,我们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我们发布了一个指导意见,提出来要加快构建开放共享、覆盖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使进口货物“进得来”、出口货物“出得去”。
第二,加强调度和协调。对国际海运、航空货运、中欧班列、国际道路运输、国际寄递物流等方式加强协调,保证供应链的畅通。
第三,坚持开放和合作的原则,保障物资的运输,同时也保障防疫物品和新冠病毒疫苗出口运输。
第四,加强供需对接。我们建立了国际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制度,正在加强保障体系的构建。
第五,提升运力。前期根据航空运力不足,我们增加航空运力,我们还加大中欧班列的运行力度。近期又针对国际集装箱班轮和集装箱供需之间的矛盾,我们加强协调,优化航线配置,加快空箱回运,推动建立上下游企业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都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