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漫言:青少年音乐家比赛
儿子拉小提琴,他的同学弹钢琴,他们可以搭档一起参加小提琴钢琴合奏组。儿子很高兴,回来跟我们说了,没过两天,妹妹也找到一个她的同学搭档参加钢琴四手联弹。
搭档找好了,下一步便是选曲。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儿子的小提琴老师需要和儿子搭档的钢琴老师沟通这两个小朋友的演奏水平,能弹什么难度的曲目,并且不能完全是小提琴为主钢琴仅为伴奏的合奏。表演长度至少需要六分钟,这也就意味着以他们现在的水平,至少要有三个曲目。 而女儿和她的搭档四手联弹就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两个小姑娘是同一位钢琴老师,钢琴老师对她们都很了解,于是很快选好五首有快有慢的四手联弹合奏曲。
填表申请不算复杂,只是需要写清详细参赛曲目的信息,包括曲目的年代,作曲家名字,以及一点点专业的归类信息。
接下来,就是两个小朋友各自开始学习自己的演奏部分。每一首曲目,从全新的识谱,到一段一段练熟,到能够整首曲目熟悉演奏,再和老师合奏,最后一步,才是和小朋友搭档合奏练习。
就这样,一首,再一首。小朋友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次和自己的好朋友练习合奏,也成了一种兴趣盎然的玩乐聚会。沉浸在音乐排练的美妙氛围中,老师和家长们也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然而,正当大家都期望满满的时候,德国疫情恶化。比赛组委会不得不取消了其中一些项目的比赛。儿子和搭档遗憾地不能继续参加。女儿和她的搭档就要幸运一些,四手联弹项目直接跳过地区比赛进入到三月份的全国决赛。
疫情期间就是这样,许多美好的期盼忽然就被取消,没有商量的余地。但小朋友们至少作为“青少年音乐家”参与了一段有板有眼的赛前训练。为此,他们已经约好,一有机会就会继续合奏排练,作好准备,迎接终会再度举行的音乐家比赛。
看着她们坚定的眼神和脸上充满期待的微笑,满怀新的目标和憧憬,我仿佛多了一些信心──这场疫情,一定很快就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