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换马 非龙头股或追落后
“抱团股”累升巨 回吐压力大
所谓“抱团股”是指有许多机构同时持有的股票,机构资金在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之所以会出现机构抱团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优质标的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机构的资金庞大,无法做到像散户一样快进快出,业绩压力又紧迫,这就导致了众多机构跟风买入当前市场中的优质股票,从而导致机构抱团的现象。抱团股具有确定性强、盈利能力强、高估值低换手等特点。号称“A股股王”的茅台,通常都是机构抱团的目标。
在上海海能证券投顾首席分析师徐习瑶看来,风格全面转换可能性不大,毕竟核心品种的抱团行为,首先还是突出资金对稀缺优质公司的追捧,而短期而言,确实很有可能会出现高低估值切换,当高估值品种难以继续向上拓展空间的时候,资金外溢效应就会去寻找安全边际较高的品种。
重仓茅台外资基金纷减持股
虽然趋势尚待观察,但近期机构对抱团股的短期表现,的确已有分歧。市场消息称,继全球持有茅台最多的基金--“美洲基金-欧洲亚太成长”基金在2020年四季度减持茅台之后,另一重磅基金、瑞银旗下的瑞银(卢森堡)股票基金-中国机遇近期也减持了茅台。截至1月底,贵州茅台为该基金第五大重仓股,基金持有市值8.16亿美元,但与2020年底相比,持有贵州茅台减少3.66%。该基金总规模折合人民币1,128亿元,为全球最大的中国股票基金。
此前,已有机构提醒,过度抱团可能蕴含潜在风险。中泰证券非银团队就提到,目前,基金前50大重仓股估值均处于历史高位,高估值对流动性边际变化的敏感度极高,一旦市场赚钱效应减弱甚至消失,市场可能进入“赎回基金--抛售持股--‘抱团’瓦解”的负反馈中。此外,过度抱团也可能造成市场融资功能减弱,中部及尾部公司估值长期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