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牛年伊始 中国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2月11日至17日即春节长假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如果说去年春节前正好是疫情开始发生,因此全国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很大影响,因而不具有可比性的话,那与前年相比同样呈现增长势头,这就很有说服力了。
中国在春节期间的消费热潮引发了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韩联社18日报道称:“当全世界还在苦战新冠疫情的时候,中国在春节期间的国内消费令人瞠目结舌。虽然中国政府为防范疫情鼓励公众留在工作或就学所在城市过年,但中国的消费仍然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显示中国经济已经完全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之前。”英国《金融时报》在同一天的报道中称,由于市场对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感到乐观,中国股市在牛年的首个交易日一度攀升至历史高点。
去年虽然中国经济在遭受严重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仍取得了2.3%的骄人成绩,但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比上年下降了3.9%,这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们对去年的中国经济唯一感到无法满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被视为是一个亟需引起重视的问题。因为今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只能主要依靠内需拉动,也就是通过进一步增加消费来提振经济发展水平。今年春节虽然同样受到疫情困扰,但消费却如此火爆,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数据。
与此同时全国电影票房在这一周内累计达到78.22亿元,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增长32.47%,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透过春节黄金周,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去年直到下半年各地影院才开始陆续接待观众,刚开始时还将观众人数限制在30%以内,后来提高到50%,如今各地院线经理们面对这一波井喷行情都是喜上眉梢。
春节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全面回暖。在“就地过年”的新趋势下,各地几乎同时出现了本地游火热行情,这一适合抗疫需求的旅游新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春节期间就近休闲广受欢迎。“就地过年”带火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各地公园、景区、博物馆、电影院、滑雪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客流量明显增长,城市郊区度假酒店、民宿等预订火爆。
据上海市文旅局公布的数据,春节7天假期中,上海市170家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612万人次,比2019年春节假期猛增30%。其中,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各景区点接待游客31.1万人次,同比增长395.07%!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57.82万人次,同比增长176.84%;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5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5.0%。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上海市共接待游客492.16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96%,其中上海本地游客占比81.55%;实现旅游收入56.65亿元。上海市宾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90%。
春节长假期间,消费者本地游的热情高涨,本地景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携程2月18日发布的春节最新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春节长假7天中,通过携程平台预订景区门票的订单相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了一半以上。其中,本地预订门票的订单量比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超300%!
从城市看,截至2月17日,上海、北京、苏州、洛阳、深圳、长沙、广州、成都、西安、重庆等地景区的预约人数相当多,成为今年春节景区旅游的热点城市。
“今年春节整体情况超出预期。”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行销部部长郭欣欣极为欣喜地表示。春节假期该公园接待游客11.8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78%。
去哪儿数据显示,国内酒店家庭房预订量最高的10个城市中,既有北上广,也有成都、杭州、西安这样的新一线城市,超过半数的入住旅客为“漂族”。
驴妈妈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显示,春节期间高星品质酒店、主题乐园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80%。一些城市近郊的星级度假酒店甚至一房难求。
春节前一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以及上海崇明岛、迪士尼附近的酒店除夕夜客房均告售罄。春节假期,广东景区预约人次位居全国第一,北京故宫、长城等景点一票难求。
瘦西湖温泉度假村在这个春节感受到了来自消费者的热情。扬州的该度假村在春节前4天的总预订量比预期增加了约50%。从年初二开始,度假村连续3天客满,这是此前根本无法预料的。
从携程数据可看出,上海、北京、三亚、广州、深圳、重庆、杭州、南京、珠海、苏州为春节酒店订单量前十大城市。其中,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上海玩具总动员酒店、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等均入围春节期间最受欢迎酒店TOP10。
旺盛的消费需求加上火热的本地游,显然大大缓解了因抗疫需要而留在打工地过年,从而导致春运客流量大幅下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另外,今年1月同样因部分省市疫情有所反弹而各地又不得不再次按下经济“暂停键,”所以今年1月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比上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当时人们曾担忧去年第一季度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冲击的状况是否会再度出现或至少是部分出现?但随即在春节前公布的1月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却出现了0.3%的上升,这是去年2月以来的第一次上涨,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此举充分明显表明中国企业的生产开始加速,这是推动生产资料上涨的根本原因。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是带动PPI由降转升的主要原因。
总而言之,虽然今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某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走势向好是确定无疑的。牛气冲天的牛年春节,让人们对此更充满了信心。
2月11日至17日即春节长假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如果说去年春节前正好是疫情开始发生,因此全国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很大影响,因而不具有可比性的话,那与前年相比同样呈现增长势头,这就很有说服力了。
中国在春节期间的消费热潮引发了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韩联社18日报道称:“当全世界还在苦战新冠疫情的时候,中国在春节期间的国内消费令人瞠目结舌。虽然中国政府为防范疫情鼓励公众留在工作或就学所在城市过年,但中国的消费仍然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显示中国经济已经完全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之前。”英国《金融时报》在同一天的报道中称,由于市场对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感到乐观,中国股市在牛年的首个交易日一度攀升至历史高点。
去年虽然中国经济在遭受严重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仍取得了2.3%的骄人成绩,但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比上年下降了3.9%,这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们对去年的中国经济唯一感到无法满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被视为是一个亟需引起重视的问题。因为今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只能主要依靠内需拉动,也就是通过进一步增加消费来提振经济发展水平。今年春节虽然同样受到疫情困扰,但消费却如此火爆,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数据。
与此同时全国电影票房在这一周内累计达到78.22亿元,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增长32.47%,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透过春节黄金周,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去年直到下半年各地影院才开始陆续接待观众,刚开始时还将观众人数限制在30%以内,后来提高到50%,如今各地院线经理们面对这一波井喷行情都是喜上眉梢。
春节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全面回暖。在“就地过年”的新趋势下,各地几乎同时出现了本地游火热行情,这一适合抗疫需求的旅游新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春节期间就近休闲广受欢迎。“就地过年”带火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各地公园、景区、博物馆、电影院、滑雪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客流量明显增长,城市郊区度假酒店、民宿等预订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