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网上办一键化解纠纷
其间,与会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相关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并表示将充分挖掘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巨大潜力,努力推动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常态化运转,最大限度提升解纷效能,更好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效显着
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马绍刚介绍,2020年8月,人民银行推动指导下的中国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网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总对总”系统对接,建立起金融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同时,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因地制宜推动构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各省(区、市)均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指导建立金融纠纷调解组织292家。
“此外,人民银行还积极指导各地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妥善化解金融消费纠纷,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积极推广在线调解新模式,依托中国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网等网上平台提供调解服务,高效及时化解纠纷。”马绍刚介绍说,2020年,各金融纠纷调解组织通过线上方式调解的纠纷近万件。
马绍刚说,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理念,强化协作共商,细化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持续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金融领域“枫桥经验”。
一直以来,银保监会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和诉调对接机制建设,2012年,原保监会就与最高法开展了建立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试点工作,并于2016年联合发布文件,将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020年,调解组织成功化解纠纷10.42万件,帮助消费者实现经济利益133.75亿元。其中,我们与最高法合力推进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在该机制下成功化解纠纷4.65万件,涉及金额78.5亿元。”罗青进一步介绍说,“我们会同最高法立案庭研究制定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建设方案,目前已有28个银保监局所辖的138家调解组织开展了线上调解,调解成功2.3万件,涉及金额30.96亿元。”
在线诉调对接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各地普遍开展了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调解事项涉及总金额每年近50亿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认证中心副主任成钢介绍说,最高法、国家发改委和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标志着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最近,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与最高法立案庭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机制,首批选定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重庆等9个省(直辖市)、220多个市县开展试点。
“此举旨在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发挥价格认定工作专业优势,在诉前和诉中环节调解化解部分民商事案件中价格争议纠纷。”成钢介绍。
“目前,我们按照《通知》要求已推动首批167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1094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武晓明表示,下一步,根据《通知》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宣传和培训等活动,大力培育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指导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开展全流程在线调解工作,不断提高调解工作成效。
总结试点经验尝试科学有序推广
“去年以来,疫情给侨企侨胞依法维权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权益保障部副部长马鑫说,通过建立涉侨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充分借助科技力量,发挥侨联优势,各级侨联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通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方式开展全流程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实现矛盾纠纷从委派、委托调解,到开展调解工作、达成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等均可在线办理。
同时,中国侨联推进涉侨纠纷在线调解机制和民间调解组织力量深度融合,拓宽涉侨纠纷的多元触角,让侨企侨胞们无论身处何地,只需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就能随时参与调解,即使相隔万里,也能高效解决纠纷。
开展劳动争议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有利于依法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风险,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去年2月,在总结前期试点地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开展经验的基础上,最高法和全国总工会共同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建立起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试点地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多点开花,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今年,我们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将‘法院+工会’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搬到线上,实现了全流程在线办理。下一步,我们还将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劳动争议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的通知》,并在总结试点地区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全国推广方案。”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黄龙介绍说。
其间,与会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相关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并表示将充分挖掘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巨大潜力,努力推动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常态化运转,最大限度提升解纷效能,更好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效显着
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马绍刚介绍,2020年8月,人民银行推动指导下的中国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网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总对总”系统对接,建立起金融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同时,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因地制宜推动构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各省(区、市)均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指导建立金融纠纷调解组织292家。
“此外,人民银行还积极指导各地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妥善化解金融消费纠纷,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积极推广在线调解新模式,依托中国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网等网上平台提供调解服务,高效及时化解纠纷。”马绍刚介绍说,2020年,各金融纠纷调解组织通过线上方式调解的纠纷近万件。
马绍刚说,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理念,强化协作共商,细化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持续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金融领域“枫桥经验”。
一直以来,银保监会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和诉调对接机制建设,2012年,原保监会就与最高法开展了建立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试点工作,并于2016年联合发布文件,将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