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区再有斩获 3处揪4初确
一同巡察的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指出,3个同坐向单位分别是最先有人受感染、共4人确诊的1404室,以及昨日围封行动后发现各有1人初步确诊的1704室和2104室;另一个18楼不同坐向的单位属劏房,亦有1人初步确诊。
天井封闭成“烟囱效应”
惠利大厦楼龄53年,约有430个单位,10年前曾更换喉管,但环保署表示,大厦外墙及单位内都有喉管改动。
袁国勇在视察后指出,大厦的天井完全密封,积聚大量垃圾,一打开窗会传来臭味,而该大厦最早爆疫的1404室单位共有4名确诊病人,他们释放出的病毒或经过抽气扇排到天井,由于天井是封闭式,造成“烟囱效应”,毒气向上传。17楼和21楼04室的住户,或因为打开厕所或厨房面向天井的窗户、或在没有密封关上窗户的情况下打开抽气扇,导致染疫。
他并引述有住户反映,在厨房洗菜后,厕所的地渠会传出臭味,证明厨房及厕所地下去水位的U型隔气管可能失去隔绝有毒气体的效用,因此也不排除病毒经喉管传播的途径。至于余下一名患者居于18楼不同坐向单位属劏房,估计是通过升降机等共用设施受感染。
袁国勇表示,由于04室居民若继续留在单位或有感染风险,故与卫生防护中心及环保署商讨后,认为有需要将04坐向单位的居民全部撤离检疫。至于为何跟04单位共用天井的03单位住户不用撤离,他解释,由于涉及的天井不算窄,加上进行围封强检后,未发现03单位有确诊个案,故03室住户暂毋须撤离。
他再呼吁大厦其他居民不要打开面向天井的窗户,在使用厨房及厕所时要打开抽气扇,并打开不是面向天井的窗户,以加强空气流通。
袁国勇吁民尽量配合
袁国勇大赞,“政府围封系重要决定”,有助找出传播链。但他指出,政府每次进行强检,都有一成至三成住户不应门,希望市民尽量配合政府行动,“大家唔应该担心检测,因为对自己、家人和接触嘅人嘅健康有莫大关系。”他指,早前有病人在家中去世,若能早作检测,或可及早治疗,减低死亡风险。
他说,明白有市民或害怕打针、抽血和被隔离“会好闷好唔开心”,但问题是可以解决:“我哋可以令你抽血冇咁痛,可以局部麻醉,检疫隔离14天会对你好好,卫生防护中心同埋医管局会照顾到大家好好,一定会有得食、有得着、有得盖被。”
前晚除惠利大厦外还有两个“受限区域”,其中红磡必嘉街长乐大厦约370人接受检测,发现1人初步确诊,其后卫生防护中心指属康复个案;政府人员曾到访178户,有25户无人应门。至于旺角海庭道海富苑海裕阁有1,140人接受检测,无人确诊;政府人员曾到访597户,共60户无人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