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二代”新规下头部险企优势或显现
从负债端业绩来看,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险企保费整体承压,下半年业绩有所好转,但增速尚未完全恢复。日前,银保监会公布了2020年全年各类保险经营数据:2020年保险行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53万亿元,同比增长6.12%,增速低于2019年的12.17%,寿险、产险、车险等增速均有所下降,而健康险则基本与去年增速持平。
资产端表现方面,受开年以来权益市场大幅震荡的影响,险企投资环境也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华创证券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市场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中位数出现反覆震荡,最大结算值下降,表明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据光大证券统计,2020年上半年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三季度有所回升,但净投资收益还未恢复至前两年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银保监会还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细化和加强险企监管标准。《规定》将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扩充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评级3项。与之相比,当前仍在执行的2008年原保监会下发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仅有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
在机构看来,2021年上市险企保费压力有望获释,低估值和弹性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
光大证券指出,寿险方面,前期各险企加快推进代理人渠道改革和数字化运营转型,转型成效有望在2021年初现。财险方面,产险综改倒逼保险公司加快科技创新及应用,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费率,保费收入和承保利润压力有望逐步释放。华创证券表示,目前各公司“开门红”进入到第二阶段,在新旧产品过渡期,“炒停售”宣传下,预计中介市场和中小公司健康险销售火爆,业绩大概率高增。在健康险销售环境整体向好和极低基数下,险企一季度业绩将有相对亮眼的表现。考虑到各大上市险企的低估值和弹性优势显现,今年或出现修复至中枢的空间。
从负债端业绩来看,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险企保费整体承压,下半年业绩有所好转,但增速尚未完全恢复。日前,银保监会公布了2020年全年各类保险经营数据:2020年保险行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53万亿元,同比增长6.12%,增速低于2019年的12.17%,寿险、产险、车险等增速均有所下降,而健康险则基本与去年增速持平。
资产端表现方面,受开年以来权益市场大幅震荡的影响,险企投资环境也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华创证券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市场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中位数出现反覆震荡,最大结算值下降,表明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据光大证券统计,2020年上半年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三季度有所回升,但净投资收益还未恢复至前两年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银保监会还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细化和加强险企监管标准。《规定》将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扩充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评级3项。与之相比,当前仍在执行的2008年原保监会下发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仅有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