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营收估值双提升 电子商务受热捧
从区域来看,北京、上海的独角兽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但深圳、杭州正在追赶并缩小与京沪的差距。从行业分布看,2020年有一批创业企业成为新晋独角兽,尤其是电子商务、医疗健康、在线教育等领域受到热捧。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此次会议上获悉,中国独角兽企业呈现出九大趋势:更具韧性、聚焦国内、兼顾海外、科技创新、赋能转型、注重效率、长期主义、责任担当、反哺全球。
整体来看,疫情对独角兽企业的影响总体有限,中国独角兽企业体现出韧性和生机。仅38%的受访企业将疫情视为重大影响,51%的企业认为,疫情带来的积极影响大于负面影响。2020年营收增速50%以上的受访企业占比高达57%,预计2021年营收增速达到50%以上的受访企业比例则高达74%。独角兽CEO们认为,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调整为独角兽企业带来了机遇,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壮的根基,独角兽企业回归境内资本市场的趋势也更为明显。
56%的独角兽企业认为,新发展格局会在未来1-3年为企业发展带来重大或中度的影响。54%的独角兽企业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激活下沉市场作为未来1-3年可持续增长的高优先级战略。82%的企业有在国内拓展的计划,且在选择区域时将市场机会视为最关注的因素。59%的企业计划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相比2019年的43%,增长了16%。受疫情等国际环境影响,独角兽企业出海节奏有所放缓。企业越来越注重自主研发,58%的独角兽企业将技术视为核心竞争优势。
在疫情的影响下,独角兽企业对成本控制和业绩提升有了更深刻直观的认识。而告别短平快,拥抱长期主义,才能穿越经济周期,成长为一家伟大的企业。独角兽企业主动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长纳入战略,降低气候和环境方面的潜在风险。展望未来,独角兽企业有望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反哺全球科技进步。
普华永道全球TMT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伟然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创新潜力,为独角兽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同时,疫情给企业一个重新思考出海战略、布局资源和市场的机遇。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尘埃落定,将为区域内创新型企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在不平凡的2020年,年轻的独角兽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外部环境,依然交出了较好的成绩单。
与会嘉宾表示,全球复苏之路道阻且长,中国率先走出低谷,中国独角兽企业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力的视角。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独角兽群体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在为中国经济长足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将为世界带来更多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从区域来看,北京、上海的独角兽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但深圳、杭州正在追赶并缩小与京沪的差距。从行业分布看,2020年有一批创业企业成为新晋独角兽,尤其是电子商务、医疗健康、在线教育等领域受到热捧。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此次会议上获悉,中国独角兽企业呈现出九大趋势:更具韧性、聚焦国内、兼顾海外、科技创新、赋能转型、注重效率、长期主义、责任担当、反哺全球。
整体来看,疫情对独角兽企业的影响总体有限,中国独角兽企业体现出韧性和生机。仅38%的受访企业将疫情视为重大影响,51%的企业认为,疫情带来的积极影响大于负面影响。2020年营收增速50%以上的受访企业占比高达57%,预计2021年营收增速达到50%以上的受访企业比例则高达74%。独角兽CEO们认为,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调整为独角兽企业带来了机遇,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壮的根基,独角兽企业回归境内资本市场的趋势也更为明显。
56%的独角兽企业认为,新发展格局会在未来1-3年为企业发展带来重大或中度的影响。54%的独角兽企业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激活下沉市场作为未来1-3年可持续增长的高优先级战略。82%的企业有在国内拓展的计划,且在选择区域时将市场机会视为最关注的因素。59%的企业计划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相比2019年的43%,增长了16%。受疫情等国际环境影响,独角兽企业出海节奏有所放缓。企业越来越注重自主研发,58%的独角兽企业将技术视为核心竞争优势。
在疫情的影响下,独角兽企业对成本控制和业绩提升有了更深刻直观的认识。而告别短平快,拥抱长期主义,才能穿越经济周期,成长为一家伟大的企业。独角兽企业主动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长纳入战略,降低气候和环境方面的潜在风险。展望未来,独角兽企业有望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反哺全球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