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银利润跌29% 金融海啸后最差

  中评社香港2月5日电/据大公报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本港零售银行在2020年的税前经营利润按年急跌29.4%,较2019年的跌幅(下跌0.6%)显着扩大28.8个百分点(见表),也是2008年(下跌35.7%)金融海啸以来的最大跌幅。金管局解释,部分原因是银行在疫情下需要对预期信贷损失(Expected Credit Loss,简称ECL)加大拨备。展望今年,尽管经营环境持续困难,银行业界有信心其盈利表现“可保持平稳”。

  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解释,银行在经济下行期间对ECL的拨备需求增加,以致盈利下跌,惟整体而言,他形容本港银行体系安全,监管机构未感忧虑,若计及抵押品,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达到200%,意味有足够能力来缓冲风险。他续说,在低息环境下,银行利差减少,盈利也会遇上压力,惟金管局从业界方面得到的讯息,是有信心盈利可保持平稳。

  助理总裁陈景宏补充说,银行的盈利前景和坏账走势难以估计,但指银行去年上半年作出较多拨备,去年下半年的拨备少于上半年;假如趋势持续,期望今年能“再好啲”。

  陈景宏续说,随着银行陆续对其贷款利率重新定价,预期息差压力可“慢慢平稳返”。本港零售银行在去年的净息差(NIM)为1.18%,按年显着收窄45点子。息差收窄意味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

  虚银账户约42万个

  宏观经济受压,刚投入市场不久的虚拟银行亦无法独善其身。阮国恒表示,虚银进入市场的时间点“有好有唔好”,好处是毋须担心市民对虚银的接受程度;另方面,由于初期推出的业务相对简单,因经济下行而承受的压力亦较低。金管局数字显示,由虚银开业至去年底,约有42万个虚银账户。

  阮国恒指出,无论是虚银还是传统银行,遥距开户已成新趋势。现时约有九成银行提供遥距开户,去年藉此开立的账户约54万个,较2019年(1.8万个)飙升30倍!

  坏账率0.84% 仍低国际水平

  尽管去年挑战重重,致令银行资产质素承压,惟整体而言保持稳健。截至去年9月底,反映银行资产质素走势的特定分类贷款比率(CLR)为0.84%,按年上升27个基点。阮国恒表示,暂时未见有特定行业面对较大压力。以2000年至2020年的长期平均CLR为1.9%计,即使CLR升至0.9%,他认为“并不算高”,又指国际间的比例一般介乎1%至2%。

  随着科技发展,现行《银行营运守则》的部分条文亦变得过时,金管局有意透过修订,务求与时并进。举例说,银行要在分行展示存款利率,及以书面形式提供银行守则及产品特征等,金管局会研究能否以数码方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