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渡疫海:法庭唔开门 银主货源少
中评社香港1月31日电/据文汇报报道,疫情令经济陷入停顿状态,在不少中小企倒闭下,经济师也预期今年上半年失业率和破产宗数都会增加,银主盘出现增加的趋势,“寻宝地”拍卖行成为市场焦点。世纪21集团拍卖部董事蔡汉升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拍卖业的同行都在紧守岗位,但由于在家工作令法庭审理工作滞后,令现时银主盘数量难以满足需求,拍卖行实际上“旺丁不旺财”。最近获业主委托拍卖地皮,这情况多数在淡市才出现,料未来地皮拍卖是拍卖行业在疫市中的“新商机”。
去年新增银主盘仅20个
蔡汉升表示,疫情对于拍卖行或者行业来说,最大的阻碍不是人流减少,而是货源不足。他解释,虽然拍卖行整体生意因此疫情减少了大约四成。因为政府在疫情下实施的在家工作措施,政府机构及司法机构运作停顿或延后,去年新增银主盘只有约20个,平均一个月也不足一宗,银主货源比起往年的40多个大减至少七成半,也衍生货源不足的问题,拍卖行生意因此大受影响。
蔡汉升提到,拍卖行做的都是二手物业,惟现在由于发展商愿提供按揭优惠,故市场重点都去了一手市场,加上现在拍卖行的银主盘滚存量不多,估计暂时生意都会徘徊在低位。他无奈指,虽然疫苗未必能百分百对抗新冠病毒,但成效理想的话,估计至少也能有七至八成的恢复效果,对于正常的经济活动也有一定正面作用,拍卖行生意就自然会回升。
“寻宝地”缺货 买家需自寻
蔡汉升形容,拍卖行虽是逆市之“寻宝地”,但去年大家(同行)都是勉强“捱住先”,大家都在严冬下“紧守岗位”,暂未听闻其他拍卖行出现财政上的困难。在疫情下拍卖行亦尽量安排其他工作予同事,例如积极寻找其他货源以及寻找潜在买家,如果只靠被动客源,不论是纯业主货或银主盘,生意都会“减少得好紧要”。
他指,拍卖行的货源大致分为三种,其中一种是业主委托,占拍卖行货源大约六成,好处就是“有商有量”,而且种类及用途也通常比较广泛,至于其他货源分别为银主货及法庭货,银主委托占两成左右,而法庭货也占大约一成多。两者分别在于前者涉及债务纠纷,而后者则涉及法律问题。
“隔空”拍卖旺丁不旺财
至于去年拍卖行战况则受限聚措施影响,蔡汉升指,在未有限聚令时,出席拍卖会的业主和买家都较多,如价钱“争少少”亦可以即场倾以及即时作决定,拍卖行生意亦相对较好,该段时期“旺丁又旺财”。但在限聚令之后,则买家多业主少,与业主沟通就要“隔住部电话”,成交也没有以前般流畅,即使拍卖场“企满人”(约20多人)也未必有成交,实际上“旺丁不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