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强: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回首过去一年,一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新职业应运而生,在线学习服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受到年轻求职者追捧;
一些外贸企业开始着力出口转内销,尝试“两条腿走路”,经营模式从“两头在外”转向“内外兼修”;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纷纷加快科技创新脚步,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新应用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2020年,尽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冲击,但以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逆势发展,展现出强大活力。
经济大势与发展大局,总能在细微处展现其影响力。透过2020年的身边变化,可以让人触摸到中国发展的脉动与活力,感受到中国前行的底气。
新业态新模式催生新职业 “就业版图”持续拓宽
作为上海一家渔具公司的网络主播,王少媛每天19点都会准时出现在直播间里。相较于食品、服饰等直播,渔具直播拥有比较集中且专注度较高的用户,在销售过程中不仅要懂需求,还要使用正确的引导话术,而这对于刚入行一年的王少媛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网络主播是新兴职业,我们看到很多人成功,但想要跻身其中必须付出很多努力,同时要让自己有更专业更突出的人设定位。”王少媛说。
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此外,还发布了“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5个工种,同时将“公共卫生辅助服务员”职业下的“防疫员”“消毒员”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等3个工种上升为职业。
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 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数字经济的15种新业态新模式。其中,以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远程办公、数字化治理等为代表的在线服务,受到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
2020年12月,浙江温州4名一线快递员首批获评快递工程技术员初级职称,杭州市20名外卖骑手成功获得“网约配送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初级证书。各地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方面的改革试水,为行业从业者打开了广阔职业发展空间。
同月,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上海市新职业青年生存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九成新职业青年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未来两年愿意继续从事目前职业的青年占77.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新职业正在脱颖而出,迸发无限生机活力。
实时直播制鞋生产线,消费者看到中意的鞋款后便可立马下单,下单后随即在生产线上排产……将直播间搬进生产线,打破了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壁垒,一举实现即看即买、即产即销。
这场与众不同的直播发生在广州一家企业的智能生产车间,透过镜头,靴子的生产流程一览无余:AI智能选皮料,剔除不良材质;进入裁切程序,智能剪裁机快速切割出鞋型;全自动上帮、智能机械臂刷胶;标有顾客ID的成型鞋子经过质检、抛光、打磨、除菌等程序,便直接打包分装寄送快递。
2020年,由于全球疫情蔓延扩散,导致海外市场需求下降,一些企业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稳住海外订单的同时,也着手出口转内销,尝试“两条腿走路”。
在浙江宁波,主营小家电业务的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出口额创历史新高,销售额同比2019年大幅度增长。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背后,是博菱多年以来苦练‘内功’的结果。”公司副总经理余韩奋告诉记者,疫情带来的全球市场变局,让公司更重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而过去几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成效开始显现,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
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着力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外贸基本稳定。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激发“新活力”
进一步激发和培育中国经济的活力,也需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着力补齐短板,打通痛点难点堵点,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为解决和应对全球性发展难题和挑战提供了新路径。“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九章”计算机使我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一个又一个亮眼表现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
疫情如镜,映照出发展进程中的不同图景。面对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中国对外开放再启新征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日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提出:
在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将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搭建消费升级平台,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提高国内大循环水平;
回首过去一年,一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新职业应运而生,在线学习服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受到年轻求职者追捧;
一些外贸企业开始着力出口转内销,尝试“两条腿走路”,经营模式从“两头在外”转向“内外兼修”;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纷纷加快科技创新脚步,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新应用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2020年,尽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冲击,但以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逆势发展,展现出强大活力。
经济大势与发展大局,总能在细微处展现其影响力。透过2020年的身边变化,可以让人触摸到中国发展的脉动与活力,感受到中国前行的底气。
新业态新模式催生新职业 “就业版图”持续拓宽
作为上海一家渔具公司的网络主播,王少媛每天19点都会准时出现在直播间里。相较于食品、服饰等直播,渔具直播拥有比较集中且专注度较高的用户,在销售过程中不仅要懂需求,还要使用正确的引导话术,而这对于刚入行一年的王少媛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网络主播是新兴职业,我们看到很多人成功,但想要跻身其中必须付出很多努力,同时要让自己有更专业更突出的人设定位。”王少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