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解读
一、白皮书发表背景和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从全球视角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议,倡导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亲诚惠容理念,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宣布务实合作举措,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2018年4月,中国成立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专司国际发展合作事务。中国对外援助顺应时代要求,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呈现新气象、实现新发展、进入新时代。值中国开展对外援助70周年之际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介绍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理念和实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了解,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和决心。
二、白皮书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白皮书全文约2.6万字,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8章。其中,第一章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理念和政策主张;第二章通过数据呈现2013年以来国际发展合作取得的进展;第三章至第六章从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携手应对全球人道主义挑战、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4个方面,展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成果;第七章介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第八章展望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展现出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胸襟和情怀,也赋予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新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既是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的国际责任,更是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必然要求。中国希望全世界共同做大发展蛋糕,特别是希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享开放发展的机遇和成果,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二,白皮书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白皮书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8项政策主张,包括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聚焦发展,改善民生;授人以渔,自主发展;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善始善终,注重持续;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是在中国对外援助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内涵丰富的政策主张,是70年对外援助实践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政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坚持不干预其他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谋取政治私利;充分尊重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意见,通过友好协商确定合作项目;坚持言必信、行必果,重信守诺,善始善终;强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发展合作的综合效益,倡导开放性和创新性。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政策符合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适应中国当前国情和自身国力,契合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改善民生的迫切诉求,顺应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奉行新时代国际发展合作政策主张,积极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
第三,白皮书全面介绍了2013年以来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行动和贡献。2013年以来,一批援助项目在发展中国家落地开花。白皮书通过数据综述了6年来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资金规模及占比、受援国别地区分布、援助方式、项目领域分布等,直观展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成果,呈现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多元化合作方式的积极探索,并介绍了中国对外援助机构改革和管理水平提升所取得的进展。
第四,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愿景和展望。白皮书勾勒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未来发展路径,回应世界对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期待,为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一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继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聚焦民生,坚定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等重大国际场合宣布的合作举措,继续把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更加紧密结合,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政策制定和管理水平,推动高质量开展国际发展合作。
三、白皮书的积极意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国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白皮书的发布向国际社会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宣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时,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同深受。白皮书指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崇高使命,以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导向,坚持南南合作基本定位,努力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化为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举措和行动,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
二是突出了关注民生、聚焦发展的国际发展合作理念。白皮书强调,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重视对接各国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需求,把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为发展合作的出发点,在减贫、减灾、教育、卫生、农业、就业、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实施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援助项目,并积极参与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让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普通民众。
白皮书清晰展现了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走的是一条自主、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促进自主发展。中国一以贯之地践行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加大对能力建设、规划设计、技术转移、人文交流等的支持力度,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事业培养治理人才和技术力量,帮助提升治理能力、规划水平和行业发展能力,支持各国根据自身国情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二是践行绿色发展。中国是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新能源、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并在各类援助项目中关注生态环境影响,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坚定维护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使绿色成为国际发展合作项目的底色。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中国对外援助开展70年来,大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中国通过提供配套技术服务,推进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加强职业培训教育和技术合作等方式,提升项目的持续影响,放大综合效益。
三是彰显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担当作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将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一大批援助项目系紧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纽带,增进了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为扩大利益交汇点、深化务实合作夯实基础、培育空间,有助于释放更多合作共赢红利,共同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白皮书指出,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始终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履行与国力相匹配的国际义务,在南南合作框架内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将继续秉承利己达人、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践行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始终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为增进人类共同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一、白皮书发表背景和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从全球视角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议,倡导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亲诚惠容理念,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宣布务实合作举措,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2018年4月,中国成立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专司国际发展合作事务。中国对外援助顺应时代要求,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呈现新气象、实现新发展、进入新时代。值中国开展对外援助70周年之际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介绍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理念和实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了解,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和决心。
二、白皮书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白皮书全文约2.6万字,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8章。其中,第一章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理念和政策主张;第二章通过数据呈现2013年以来国际发展合作取得的进展;第三章至第六章从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携手应对全球人道主义挑战、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4个方面,展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成果;第七章介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第八章展望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