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强势遏疫 港府支持度升
中评社香港5月20日电/近一个月来,南亚、东南亚地区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变种病毒疫情,并很快波及到香港,一度出现第五波疫情的危险苗头。经过港府及时收紧入境措施、果断推动外佣强检、严格处理瞒报患者、大规模封楼隔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规模社区传播尚未发生。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港府此轮防疫动作总体上高效、精准,港人支持度明显回升,而过去屡屡陷入争议的政府防疫政策,今年以来受到的质疑亦不同程度减少,显示出港府积极有效的抗疫作为正在逐渐赢回民心。
如图1所示,近期香港社交媒体的涉疫舆情中,外佣强制检测议题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尽管外佣强检遭到一些团体的抗议,但主流舆论不反对乃至高度肯定此举,多数港人称赞政府此次雷厉风行将本地确诊快速清零,及时遏制住了可能爆发的本地疫情。不少人也指出,外佣长期不遵守社交距离措施,仍在公共休息区大规模聚集,违法行为屡教不改,政府只有强制检测、并且大力推广疫苗接种,才能令市民与雇主安心,也是对外佣群体健康负责的行为。
与此同时,政府火速拘捕并且检控隐瞒行踪的南亚裔患者,司法机构立即将其提审,该议题虽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支持官方严惩的声音占据主导地位。港人普遍对隐瞒行踪、不配合流调的外籍男子表示强烈愤慨,认为官方拘捕并起诉的处理合理、恰当,不仅是给此类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应有的严惩,更能做到以儆效尤、警示社会,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部分较为激动的网民甚至要求下达“逐客令”,禁止涉案人员再度入境香港。
经过一年多的防疫持久战,港人总体上已逐渐接受长期防疫的现实,对于政府防疫工作的不满情绪也逐渐减弱,转而以理解、认可的心态看待各项防疫措施。如图2所示,以近一个月的疫情及港人心态变化为例,由于政府防堵变种病毒得力、第五波疫情暂未爆发,随着新增确诊个案的减少,港人对政府防疫政策的支持度出现回升态势。若将时间拉长到去年1月至今(如图3),更可以发现,虽然港人对政府防疫政策的负面情绪长期占涉疫负面情绪的20%至50%的区间,但随着疫情总体上走向缓和受控,以及港府不断调整完善抗疫政策,港人的负面情绪也同步降低。
如图4所示,通过大数据对比进一步发现,港人对政府各主要防疫措施的负面情绪均有明显回落,其中入境检疫措施降幅最为明显。第三波疫情源自免检疫船员,第四波则源自酒店检疫松散,皆是源自对于输入病例防范不严。港府吸取教训后,延长隔离期限加严格要求酒店检疫,在应对此次变种病毒危机中,又及时“熔断”高危地区航班,严格追查感染案例行踪,有效切断了本地疫情再度爆发的源头,可以说“外防”方面得分不少。
另一方面,港府一直加强与内地合作提升检测能力,并同时推出常态化社区检测与以此次外佣强制检测为代表的高危群组或区域强制检疫措施,在清查本地无症状患者、切断社区传染链上也取得了突破。不少民众都称赞这次没有如预想之中爆发第五波疫情,港府各类检测安排居功不小。特别是近期对比欧美、日韩等国家防疫时紧时松,疫情绵延不绝,再加上此次印度陷入疫灾,许多港人更加意识到防疫不能松懈,保持社交距离并接种疫苗十分必要,对政府防疫政策的理解支持自然有所增加。
中评智库认为,港府此次斩断第五波疫情导火索,贵在果断、强势、高效,虽然具体安排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瑕疵,但依然值得肯定,港人支持度的回升就说明了这一点。希望港府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一鼓作气实现“清零”目标,尽快恢复两地通关,打通香港经济与“国内大循环”之间的障碍!
(记者:何诚;分析师:舒晓叶;工程师:连港东;研究员:冯璀骅)
中评社香港5月20日电/近一个月来,南亚、东南亚地区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变种病毒疫情,并很快波及到香港,一度出现第五波疫情的危险苗头。经过港府及时收紧入境措施、果断推动外佣强检、严格处理瞒报患者、大规模封楼隔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规模社区传播尚未发生。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港府此轮防疫动作总体上高效、精准,港人支持度明显回升,而过去屡屡陷入争议的政府防疫政策,今年以来受到的质疑亦不同程度减少,显示出港府积极有效的抗疫作为正在逐渐赢回民心。
如图1所示,近期香港社交媒体的涉疫舆情中,外佣强制检测议题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尽管外佣强检遭到一些团体的抗议,但主流舆论不反对乃至高度肯定此举,多数港人称赞政府此次雷厉风行将本地确诊快速清零,及时遏制住了可能爆发的本地疫情。不少人也指出,外佣长期不遵守社交距离措施,仍在公共休息区大规模聚集,违法行为屡教不改,政府只有强制检测、并且大力推广疫苗接种,才能令市民与雇主安心,也是对外佣群体健康负责的行为。
与此同时,政府火速拘捕并且检控隐瞒行踪的南亚裔患者,司法机构立即将其提审,该议题虽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支持官方严惩的声音占据主导地位。港人普遍对隐瞒行踪、不配合流调的外籍男子表示强烈愤慨,认为官方拘捕并起诉的处理合理、恰当,不仅是给此类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应有的严惩,更能做到以儆效尤、警示社会,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部分较为激动的网民甚至要求下达“逐客令”,禁止涉案人员再度入境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