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弱势料延续 主要货币走势各异

  中评社香港12月31日电/香港商报网报道,疫情变化令2020年金融市场经历不少波动,向来被视为避险资产之一的美元,在疫情下反而未能发挥避险效用,美汇指数持续下跌。相反,中国内地疫情全面受控,经济走出谷底,带动人民币创逾两年高位,更有进一步升值预期;其他主要货币则走势不一。踏入2021年,市场憧憬疫苗将大规模接种,加上英国达成脱欧协议,环球经济料即将重启,将如何影响主要货币表现?
 
  回顾2020年美元走势,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弱势”。反映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的美汇指数,去年底处于96水平,2020年首季更是走势反覆,低位见94.65,高位曾冲至102.99,主因当时3月份全球不少地区疫情大爆发,恐慌情绪引发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美元成为避风港而一度飙升。
 
  不过,其后美国确诊新冠肺炎个案急升,美国联储局又采取无限量宽等刺激方案。踏入第二季,美汇指数反覆下挫。最新美汇指数在90水平,创近两年半最低,目前较今年高位累泻逾12%,年初至今跌幅为6.4%。
 
  美经济复苏步伐缓慢
 
  展望2021年,美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计划,已于2020年11月开始启动,预计完成全民接种需时至少大半年。美国疾控中心预期,2021年第三季前,所有美国人将完成疫苗接种。
 
  从经济基本面看,情况意味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此外,美国确诊病例有机会在这个冬季攀升,假如不幸言中,势必影响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经济的复苏力度。
 
  从货币政策看,美联储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减息周期,疫情更加快了减息步伐。美联储表明,低利率政策将维持一段长时间,令美元与主要货币的息差收窄,美元息差优势渐消失。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美国当局的庞大支出令赤字攀升,将加剧美元的疲软。
 
  温灼培:美汇料将跌穿86水平
 
  恒生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员温灼培看淡美元来年表现。他向本报解释道﹕“最主要是美元领导地位正被蚕食和挑战,具体是来自欧元和人民币的挑战。当中,欧元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中的支付比例已可与美元媲美,反映美元领导地位正被欧元追赶。至于人民币的情况,料2021年国家逐步推出数字人民币,会在电子化层面对美元带来挑战。”他预期,美汇指数未来或进一步跌至86水平甚至更低。
 
  不少大行对美元走势感到悲观,分析相信2021年资金将继续流出美元区,流入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料进一步拖低美汇。其中,花旗预计明年美元或进一步跌20%,美汇指数将跌破75。大摩看法则相对乐观,预测到2021年底美汇指数将下跌4%。
 
  任晓平﹕人民币稳中向好
 
   人民币2020年走势刚好与美元相反,呈现先跌后升。年初至5月份,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反覆偏软,5月底曾低见7.1964,其后一路强势,目前已升至6.5水平,短短半年内升值近9%。原因主要是中国内地疫情控制稳定,经济基本面相对乐观,加上中美息差收窄等,都吸引资金不断流向人民币资产。
 
  展望人民币走势,光大新鸿基外汇策略师任晓平向记者说:“始终美国对中国增加的贸易关税未取消,若人民币大幅升值,当经济复苏后将削弱出口竞争力,加上内地出口亦面对东南亚制造业为主国家的竞争,因此预期人民币在2021年不会大幅升值。但贬值空间也有限,预计兑美元在6.4至6.9区间。”他补充,明年第三季外围经济料明显复苏,届时中国为保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有机会见6.9水平。
 
  不少分析认为,内地经济过去较多依靠出口推动增长,人民币升值不利出口,因此官方并不乐见人民币出现单边升值。然而,目前人行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仍然温和,没有干预。有意见相信,人行认为人民币升值受内地经济基本面支撑,而且人民币仍在正常范围波动,故不需要干预。再者,外资流入人民币资产也有利人民币国际化。
 
  英镑长远有隐忧
 
  英国与欧盟之间扰攘近一年的脱欧协议终于在圣诞节前夕达成,意味“硬脱欧”风险消除。欧元兑美元早前突破1.2010的逾两年半高位。市场预料,脱欧协议达成以及美汇指数持续向下,将继续提振欧元。此外,英镑兑美元上周亦曾升穿1.36的挨近两年半高位。
 
  自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以来,英镑兑美元至今累跌约8%。不过,“硬脱欧”忧虑降温之下,英镑兑美元自2020年3月中已经开始低位反弹。惟市场对英镑前景并非想像中乐观,因脱欧可能对英国经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市场对此观望情绪较浓,英镑走势将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当所有利好消息充分反映后,英镑或会回落。
 
  温灼培对英镑短期看好、长远看淡,原因在于英国服务业占GDP约80%,脱欧协议在金融服务业方面未有着墨。他对伦敦能否维持金融中心地位有保留,并质疑“欧盟是否会将(金融服务业)这块肥猪肉留给英国呢?”他补充,即使英国金融中心被取替也非未来一年会发生,料英镑2021年在1.4水平浮沉。
 
  澳纽加元方面,2020年来三大商品货币兑美元取得不俗表现。展望2021年,疫苗面世令全球经济活动回复正常,带动石油及煤炭等大宗商品需求,澳纽加元均有望受惠。任晓平称,澳洲主要出口铁矿石煤等,商品货币中料澳元最受惠经济复苏,而且当地疫情相对控制得好,以及澳洲6至8月为冬天,相信届时疫苗已较广泛应用,冬天出现疫情爆发机会较低,因此相对看好澳元前景 。   中评社香港12月31日电/香港商报网报道,疫情变化令2020年金融市场经历不少波动,向来被视为避险资产之一的美元,在疫情下反而未能发挥避险效用,美汇指数持续下跌。相反,中国内地疫情全面受控,经济走出谷底,带动人民币创逾两年高位,更有进一步升值预期;其他主要货币则走势不一。踏入2021年,市场憧憬疫苗将大规模接种,加上英国达成脱欧协议,环球经济料即将重启,将如何影响主要货币表现?
 
  回顾2020年美元走势,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弱势”。反映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的美汇指数,去年底处于96水平,2020年首季更是走势反覆,低位见94.65,高位曾冲至102.99,主因当时3月份全球不少地区疫情大爆发,恐慌情绪引发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美元成为避风港而一度飙升。
 
  不过,其后美国确诊新冠肺炎个案急升,美国联储局又采取无限量宽等刺激方案。踏入第二季,美汇指数反覆下挫。最新美汇指数在90水平,创近两年半最低,目前较今年高位累泻逾12%,年初至今跌幅为6.4%。
 
  美经济复苏步伐缓慢
 
  展望2021年,美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计划,已于2020年11月开始启动,预计完成全民接种需时至少大半年。美国疾控中心预期,2021年第三季前,所有美国人将完成疫苗接种。
 
  从经济基本面看,情况意味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此外,美国确诊病例有机会在这个冬季攀升,假如不幸言中,势必影响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经济的复苏力度。
 
  从货币政策看,美联储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减息周期,疫情更加快了减息步伐。美联储表明,低利率政策将维持一段长时间,令美元与主要货币的息差收窄,美元息差优势渐消失。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美国当局的庞大支出令赤字攀升,将加剧美元的疲软。
 
  温灼培:美汇料将跌穿86水平
 
  恒生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员温灼培看淡美元来年表现。他向本报解释道﹕“最主要是美元领导地位正被蚕食和挑战,具体是来自欧元和人民币的挑战。当中,欧元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中的支付比例已可与美元媲美,反映美元领导地位正被欧元追赶。至于人民币的情况,料2021年国家逐步推出数字人民币,会在电子化层面对美元带来挑战。”他预期,美汇指数未来或进一步跌至86水平甚至更低。
 
  不少大行对美元走势感到悲观,分析相信2021年资金将继续流出美元区,流入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料进一步拖低美汇。其中,花旗预计明年美元或进一步跌20%,美汇指数将跌破75。大摩看法则相对乐观,预测到2021年底美汇指数将下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