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功成身退

  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据大公网报道,取得发现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精确测量反应堆中微子能谱等重要科学成果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大亚湾实验)装置,自2003年开始历经4年酝酿、4年建设和9年运行,在实现原定科学目标、完成科学使命后,于12日正式退役。

  作为中国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大亚湾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主持,是中美两国在基础研究方面迄今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俄罗斯、捷克,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对实验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大亚湾实验中微子振荡振幅的测量精度已从2012年的20%提高到3.4%,预期最终精度将好于3%。这是自然界的基本参数,其精确测量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在未来几十年,该精度不会被其他实验超越。

  大亚湾实验装置退役仪式当天在实验站现场举行,大亚湾实验负责人、中科院高能所长王贻芳院士简要回顾大亚湾实验的17年历程,并按下停止运行按钮。大亚湾实验美方发言人陆锦标教授总结实验取得的多个重要科学成果。大亚湾实验中方发言人曹俊研究员主持退役仪式。大亚湾实验停机退役的过程还进行网络直播,向大众科普中微子前沿知识。

  据了解,大亚湾实验装置退役后,将按计划进行设备拆卸撤场工作,之后移交给中广核集团进行后续开发利用。

湖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