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交收月壤 “嫦五”择机回家
中评社香港12月7日电/完成人类航天史首次月轨无人交会对接。
香港文汇报报道,嫦娥五号6日完成系列关键动作,准备携带月壤样品从环月轨道择机返回地球。香港文汇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从北京时间12月6日5时42分开始,嫦娥五号相继完成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等动作。截至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已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
专家表示,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不仅在中国尚属首次,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轨道器承担往返运输任务
人类此前三次无人月球采样任务,由于无法掌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技术,采用的都是月面起飞直接返回地球的方案。嫦娥五号则是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技术。从上升器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开始,直到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完成对接与样品转移等环节,科研人员为“嫦娥五姑娘”精心设计了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轨返组合体与对接舱分离等一系列关键动作,助力嫦娥五号实现完美对接。
在交会对接阶段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研制的轨道器,作为贯穿任务全过程的核心产品,堪称名副其实的“太空邮差”。轨道器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构建了一条太空“物流”的特殊通道,既承担地月往返运输的任务,将乘客安全地送往目的地,同时又要在太空中稳妥地完成货品的“接收”“装箱”,将珍贵的月壤投送回地球。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4个部分组合而成,多器分工合作的状态造就了探测器在太空中不断分离-组合-再分离-再组合的变形过程,其中轨道器就拥有5个分离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查学雷表示,在嫦娥五号整个任务过程中,轨道器在轨共有5次分离,6种组合体状态,承担地月往返运输、器间分离、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等关键任务,是目前最复杂的空间飞行器之一。
将进行1次轨道维持等待窗口
据介绍,轨道器摒弃了传统的舱段间包带连接方式,创新采用多点高强度分离螺母进行连接,通过在各分离面配置不同数量的分离螺母以满足舱段间连接强度与刚度要求。同时双作动分离螺母包含两套解锁机构,其中任意一套动作就能确保分离面每一个分离点的可靠分离。连接稳固、分离可靠的连接解锁与分离关键技术,令嫦娥五号从容将月壤从月球送回地球。
后续,嫦娥五号还将面对诸多挑战。在环月等待阶段飞行过程中,轨道返回组合体将进行一次轨道维持,等待月地入射窗口的到来,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在月地转移阶段,嫦娥五号轨道返回组合体将带月壤“满载而归”,经历多次中途修正之后,在距离地球5,000公里高度处,实现轨道器和返回器的分离。随后,嫦娥五号将进入再入回收阶段,重返地面。